一、选地
宜选择耕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忌与十字花科类作物连作。同时,为使梅菜生产达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选地时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是梅菜种植田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好,农业带与污染带隔离的农业生产区域;二是梅菜种植田区域没有对种植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三废"、砖瓦窑废气、城市垃圾、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废弃物等;三是梅菜种植田必须避开公路主干线,达到无公害蔬菜生产操作要求。
二、整地施基肥
种植梅菜的田块最好选用肥沃的稻田,与水稻轮作可减少病虫危害。采用筑畦隔行开水沟与旱沟的形式,使土层保持深厚疏松,透气保墒性能好,便于排灌和管理。整地前每亩施石灰40-5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然后按宽1.6-1.7米(包沟)作畦,畦的一边开深蓄水沟(宽40厘米、深50厘米)、其余三边为浅沟(宽50厘米、深20厘米)。畦面要求平整、疏松。定植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750-1000公斤、复合肥10-15公斤作基肥,基肥最好采用穴施。定植时基肥切勿接触幼苗根须,以免发生肥害。
三、科学定植
苗龄约30天、具4-5片叶时(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即可定植。定植宜在傍晚或阴天无风时进行,做到边移苗边定植,行距40厘米,株距约35厘米,亩植2500-3000株。定植时把幼苗种在穴中间,每穴种1株,定植深度以主叶下为适宜,种后用松土盖紧压实,淋足定根水。
四、管好水肥
定植后坚持每天淋水1-2次(最好早晚各淋1次),以保持植穴周围土壤湿润、整畦地潮湿为宜。回青后,除每天坚持早晚淋水外,最好每周灌1次"跑马水"湿润畦土。前期追肥的原则是勤施薄施,一般追施3-4次,每隔5-7天追肥1次。第一次肥在定植后1周进行,此时梅菜侧根已加快生长,可用5%的腐熟人粪尿淋施;第二次肥在定植后2周左右进行,可用1%尿素加1%-2%过磷酸钙淋施;第三次肥在定植后约25天进行,亩用三元复合肥15-18公斤埋施于行间;第四次肥在定植后约35天进行,亩用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埋施于行间。
五、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梅菜生长前期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菜粉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美洲斑潜蝇等,新植区一般病害较少,老植区则主要有根肿病等病害。应加强田间调查工作,发现有上述虫害发生,可分别用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10%灭百可1500-2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500-2000倍液和10%兴棉宝1500倍液喷杀。根肿病属真菌性病害,一般以预防为主,可通过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增施石灰和腐熟农家肥等措施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用五氯硝基苯700倍液灌根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