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4-12-26 14:59

1、选用抗病品种。实践证明,即使在丝黑穗病重发生区种植抗病品种发病率比感病品种低10%。要选好种,播前晒种。

2、轮作。黑穗病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病株大于20%的重病田要种高抗品种3年,中等感病田要停种玉米1年,然后选用中抗病品种。土壤要深翻,耙压连续作业。播深一致,覆土适宜,促使种子较快发芽,缩短种子在土壤中滞留时间,减少病株侵染几率。

3、调整播期。根据土质、品种、墒情、生育期和品种抗病性,适期晚播避开低温。较低土温延长了种子在土壤中萌发至出苗的时间,增加病原菌侵染玉米的概率,因此海城地区提倡5月1日左右播种,避免不适宜早播。

4、拔除病株。可分苗期和成株期两次进行。苗期结合间苗铲地拔除病苗、弱苗。大部分拔除是在出穗之后、黑粉散落之前,及时铲除病株和病穗,带出田外集中深埋。

5、药剂处理。在丝黑穗病重发区必须进行种子包衣。利用种衣剂4号处理种子。每公斤4号种衣剂加42公斤玉米种子拌种。用药剂处理种子,每10公斤玉米种子用2%立克秀拌种剂30克拌种,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克拌10公斤种子。目前海城地区推广使用20%克百威福美双合剂乳油或多菌灵福美双克百威合剂乳油按药剂种子1:40-50比例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