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玉米瘤黑粉病的危害与防治

发布日期:2021-11-11 22:26

玉米瘤黑粉病又称玉米黑粉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为害幼嫩组织的局部性病害。本病在山区、北方危害较为普遍和严重。广西沿海地区多年来极少发生。但近年来由于连作、新品种推广,发病有上升趋势,尤其在2003年我校在春、秋两季引种甜玉米品种中,如超甜20号、金帅王等品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个别田块发病率约5%。此病受害减产多少与感病时期和菌瘤形成的部位、数量及大小有关。据有关报道:危害果穗严重的个别田可造成减产达80%以上,成片种植可造成减产1/3。因此,对此病的发生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现将其危害症状、病原、发病条件、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1.危害症状:玉米瘤黑粉病是局部侵染性病害,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小瘤状物。苗长到0.3米高时,症状更为明显。受害严重的幼苗,很早枯死。在以后生育期间,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如气生根、叶片、茎秆、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在拔节前后,叶片或叶鞘上可以出现菌瘿。叶片上的如粟粒或豆粒大小。常从叶片基部向上成串密生,内部很少黑粉。在茎或气生根上的菌瘿大小不等,雄花主梗上产生菌瘿后,主梗向菌瘿的相反方向曲折,而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圆形的角状菌瘿。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粉粒上形成菌瘿,严重的全穗形成如拳头的畸形菌瘤。菌瘿成熟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的黑粉(即冬孢子)。

2.病原:玉米瘤黑粉病病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玉米黑粉菌。冬孢子为球形至卵形,盲径为8~2微米,暗褐色或浅橄榄色,厚壁,表面有细刺状突起。冬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26℃,最高为35~38℃,最低为5~10℃。

3.发病条件

(1)病原存在:带冬孢子的土壤、病残体、施用未熟化的有机肥或种子带菌,成为初侵染源。

(2)适宜温湿度:本病是一种高温多湿的病害,春秋玉米都可以发生。高温多湿有利于冬孢子的萌发,同时,寄主组织生长柔嫩,容易受害。在山区,由于多云雾,湿度大,发病比平原严重。

(3)品种抗病性:品种抗病性有差异,自交系间抗病性差异特别明显。例如:吉63、自330、铁84等较抗病,而英55、英120、朝422、马52等则高度感病。一般杂交种比其亲本自交系或一般品种较抗病;硬粒型玉米较抗病,马齿型次之。果穗的苞叶厚、长紧密的较抗病;反之,包不紧的较易感病。

(4)栽培条件:连作多年,土壤累积了病菌,这是严重发病关键的条件。偏施氮肥,造成组织柔软,易受病害的感染。螟害、冰雹、暴风雨造成伤口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4.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初侵染来源的冬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或心叶叶旋内。担孢子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染丝穿透寄主表皮或从伤口侵入。菌丝在寄主组织中生长发育,并产生吲哚乙酸,刺激寄主局部组织细胞旺盛分裂,逐渐肿大成菌瘿,并在菌瘿中产生大量冬孢子,菌瘿成熟后破裂,冬孢子散出随风传播,可不断引起再侵染。在抽穗期前后一个月内是玉米黑粉病的盛发期。本病因暴风雨、去雄、玉米螟为害所造成的伤口均可加重为害。

5.防治对策:防治此病应采用以减少菌源、选用抗病良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减少菌源:

①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翻地沤浸。根据土壤条件,适当采用石灰消毒土壤,可减少初侵染菌源。

②轮作:病害严重的地块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可与大豆、花生、红薯等作物轮作。

③施用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堆肥、厩肥带菌。

④种子消毒:可采用药衣种子,或者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公斤种子用4~6克拌种,或者20%萎锈宁乳油1公斤种子用5~10拌种,或用抗菌剂“401”1000倍液浸种48小时,增强抗病力,防效达81.5%。

⑤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及早发现病瘤,在病瘤未破裂散发前做到彻底割,割下菌瘿要带出田块烧毁。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

(2)选用和培育抗病品种:此病品种抗性有差异、积极选育和推广抗病的杂交品种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据有关调查鉴定,农家种野鸡红、小青果、金顶子等品种较抗病;杂交种中,坊杂2号、春杂2号、双跃4号、吉双107、吉单101等抗病性较强。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灌溉,特别在抽雄前后勿使受旱,及时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尽量减少耕作机械伤口,去雄前要先摘除病瘤。

(4)药剂防治:如果在营养生长期发生病害的,在玉米抽雄前10天左右,用50%可湿性福美双500~800倍或用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用15%粉锈宁可湿粉剂亩用药60~80克冲水50~60公斤喷雾,可减轻再侵染为害。

总之,主要掌握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发病条件以及其发病规律,着手做好各种防治措施,并在思想上重视,搞好测报工作,就一定能避免此病的严重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