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菏泽地区水产局在单县、巨野、成武等县推广了硬化藕池莲藕高产新技术,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该技术,一般每1/15公顷产藕2500~5000千克。用硬化藕池种藕,可充分利用荒废的盐碱地或低值农田,具有投资少、用工少、技术易掌握、产量高和效益好等优点,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建设藕池
所谓硬化藕池即硬底、硬壁的藕池,这种池可确保藕茎在池内生长。藕池应在靠近水源,旱能灌,涝能排,通风透光,管理方便,地势稍高的地方建设。藕池以正方形或长方形为宜,面积不宜过大,每个藕池200~300平方米即可。池底用三合土夯实,或用石灰和炉渣按1∶5的比例混合碾压。要求池底平坦,不漏水,走茎不向深层生长。为增强硬化效果,池底还可用砖和水泥铺设,也可铺设塑料布,塑料布搭茬处要叠好。池壁用砖砌成或用水泥板围建,也可贴塑料布。池壁高约100厘米,壁顶高出地面20厘米左右。池底铺设30厘米厚的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肥沃壤土,即生活土层。为确保藕在池中均匀分布,减少走茎徒长和收获方便,池中还应设置硬格,即将池中的生活土层,用盖房用的瓦或其他硬板(高约30~40厘米)隔离成面积为2~4平方米的格,操作时使瓦相互衔接好,并插立于池底即可。硬格,一般是在藕池施入基肥并平整地面后设置。新建藕池若采用水泥构筑,应先灌水浸泡,待换水后再用。藕池应交叉设置进、排水口。若在藕池内混养鱼,应在进、排水口拦各设1个1~2平方米、深50厘米左右的集鱼坑,同时设进、排水口拦鱼网。
施基肥
藕喜大肥,要施足基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一般计划每1/15公顷产藕2500~5000千克的藕田,每1/15公顷可施腐熟粪肥1500~2000千克、磷肥40~50千克、尿素40~50千克、复合肥70~80千克、饼肥100千克、碎麦秸250~300千克,将肥料均匀混合,深施入土,同时,还应单独施草木灰50千克。老藕田,每1/15公顷应施25~30千克生石灰,方法是,将块状生石灰化浆,泼洒全池,亦可压成粉末干撒。施入基肥后即可栽种。
栽种
种藕应选择有两节以上完整藕瓜,藕身粗大、整齐,节细,顶芽无病伤的藕。一般应在当地断霜后,气温15℃时(清明至谷雨)栽种。栽种过早,水温低,种藕易烂,过迟则茎芽长,易损伤。每1/15公顷用种藕约300~350千克。行距1.5~2米,株距1.5米左右。若采用硬格,每2平方米可栽1枝种藕。栽植深度约15~20厘米,芽端稍低,后节翘起,与地面成30度角,栽后覆土5~8厘米。栽种时,种藕随挖随栽,当天栽不完的应洒水覆盖保湿,防止藕芽萎蔫。栽种时,藕芽一律朝向池中心,各邻行藕芽在池中对空交叉排放。栽种初期,应及时重栽被大风掀起的种藕。
管理
栽种初期,藕处于萌芽阶段,为提高土温,应保持5~10厘米左右的浅水位。小满前后,藕进入旺长阶段,水位可逐渐加深至20~40厘米。立秋前后进入结藕阶段,水位可降至5~10厘米。生长期应根据这一要求,适时加水和排水。生长期间藕池不能断水和出现土层干裂现象。可在旺长阶段前期,即栽后20~30天(芒种前),、第二片立叶长出时及栽后40~50天(小暑前),第二、第三片叶出现并开始分枝时追2次肥,每次每1/15公顷施尿素10~15千克和等量的磷肥。追肥时,应先排干池水,均匀撒入化肥,待其溶化渗入土中后,再灌至原水位。如果施2次肥后,植株仍然长势不旺或立叶不多,叶色淡绿,可再酌量追肥1次。栽后约半月,能确定种藕和走茎的位置后开始除草,至藕叶长满水面前除草2次,可将杂草直接压入池中。出现浮萍时应及时捞出。在生长中期和藕叶封闭水面初期应进行疏叶,摘去早出现的浮水叶和已老化的立水叶。
套养鱼类
一般每1/15公顷可放养500~1000尾鲫鱼,规格为20~30克/尾,或每1/15公顷放养300~500尾鲇鱼,规格为30克/尾,并酌情投喂饵料。
防治病虫害
黑斑病:
又称腐烂病,开始藕叶出现黑褐色斑点,病叶卷曲不展,以后扩大并引起腐烂,叶柄、走茎、藕身相继腐烂。发现时应剪除病株,并全池喷300倍托布津液。栽种前,每1/15公顷施30千克生石灰,可起预防作用。
地蛆:
又名水蛆、莲根虫,多在芒种至立夏间发生。防治可每1/15公顷施25~30千克生石灰杀灭虫害。施用发酵不充分的有机肥是发生地蛆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机肥须经充分发酵后再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