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风灾预防及抗灾减灾技术

发布日期:2021-11-04 07:49

棉花是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生育期较长,易受各种灾害的影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涝灾,旱灾,风灾和雹灾等。这些灾害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会造成大面积的绝收。生产上采取相应的抗灾补救技术措施,减轻棉花产量的损失,有着重要意义。

棉花的风灾主要是台风。台风是棉花生长季节中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台风的出现会造成棉花大面积的倒伏和机械损伤,一般发生在8-9月份。其补救措施。

迅速排出田间积水。台风伴有暴雨,灾后应迅速排出田间积水,使棉株尽快恢复生长,减少蕾铃脱落。

扶理棉株。棉花倒伏后,要及时扶理,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蕾铃脱落。扶理时间要早,台风一过,田间脚爽,立即下田扶理。扶理方法,要根据棉花倒伏的方向下田,轻轻的将棉花扶正,在基部培土护根。不能用力过猛,更不能一次拉过头或用力猛踩,以防人为造成机械损伤。

及时补肥。及时补肥对恢复棉花生长,增强叶片的光合功能很重要。一般台风都发生在棉花生长的后期,补肥以叶面喷肥为主。分别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采摘黄铃。棉株受灾后,烂铃数会增加,若不及时采摘黄铃,损失将会加大。要强摘外观变黄变焦,玲壳发黄,玲尖刚见裂缝的开口黄铃,不可采摘尚未成熟的青玲。黄铃采摘会,要摊开晾晒,让其自然吐絮,不要立即剥玲,影响玲壳的养分向纤维运输。如遇阴雨天气,可用乙烯利催熟,其方法是每50kg黄铃用0.2Kg40%乙烯利加水2.5kg喷洒,随即堆闷4-5个小时,然后摊开晾干,等到棉铃开裂,吐絮较畅时,再进行采收。

改善棉田小气候。灾后因为补充了肥水,棉田后期可能会出现荫蔽,所以要及时整枝,打老叶,打边心,抹赘芽,改善田间小气候,保持田间通风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