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照:覆盖一般白色农膜的大棚,棚内的光照强度是上强下弱,棚架越高,近地面的光照也越弱。新棚膜透光率为75%-85%,1年以后透光率仪为57%左右。新膜棚内l米高处的光照强度通常为自然光照强度的60%左右。南北延长的大棚,上午东侧光照强,西侧光照弱;下午则相反,东西延长的棚,南侧光照强,北侧光照弱,最大可相差20%,水平分布明显不均,但平均光照强度高于南北延长的大棚。棚膜外不易覆盖遮光材料,棚内般不设小拱棚,因此日照长短无法调节。
(2)温度:早春棚内最高温度可比露地增高15℃以上,晴天增幅大,阴天增幅小。高温季节变幅大,低温季节变幅小。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棚内气温一般在0℃以下;2月上旬至3月上旬棚内平均气温可达10℃以上;3月中、下旬棚内气温最高可达30℃,比露地高l5℃以上;4月棚内最高气温可达到40℃,最低气温往3℃以上;5-6月棚内最高气温达40-50℃,易出现高温为害;9月中旬,棚内最高气温可保持在30℃以上,夜间不低于l5℃;中旬以后至10月中旬最高气温仍可达30℃,但最低气温只能维持在6-15℃。10月下匈至11月中旬,最高气温达20℃,最低气温达3-6℃。11月下旬以后,大棚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
(3)湿度:大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夜间可达90%以上,白天多在60%-80%。大棚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相反,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下降,最低值一般出现在下午1-2点。夜间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升高,最高值出现在凌晨。白天湿度变化比较剧烈,夜间湿度比较平稳。浇水后湿度增大,放风以后湿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