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田保护性耕作抛栽水稻技术小麦、油菜收后,及时将小麦、油菜秸秆均匀平铺全田,亩施腐秆灵2kg,淹深水泡田,水深达到10-15cm;然后施肥,亩施肥量要保证有10kg纯N,5kgP2O5,5kgK2O;每亩抛栽1.8-2.0万窝秧苗。抛栽后要匀密补稀,拣出管理通道,将挂在麦桩或油菜桩上的秧苗放在秧根能接触到水的地方。塑盘育的秧苗可直接抛栽,如是旱育秧、两段育秧或湿润秧田育的秧苗就采用抛钉,既不抛也不栽,而是一窝一窝的丢。采用两段育秧或水育秧的秧苗,要控制秧龄和苗高,以利抛栽后及早扎根返青。
水稻这一季的技术关键:一是抛栽7天内要保证秧根接触到水,待秧苗扎根起苗后进行间隙灌溉;二是及早补施氮肥以平衡田间碳氮比,促进秧苗早生快发;三是水稻生长中后期要控水不施肥,以防水稻生长过旺造成倒伏。这是因为小麦、油菜秆在腐秆灵和高温高湿作用下,在腐烂过程中向水稻供肥,但在孕穗、抽穗扬花期田间要有水。
2、稻田保护性耕作撒播小麦、油菜技术水稻收后,随即将本田稻草均匀铺于田面,同时苗施2kg腐秆灵。收水稻至播种小春的两个月高温高湿阶段加上腐秆灵的作用,铺在田面的稻草已基本腐烂。更因田面覆盖了稻草,田里基本无杂草,不用化学除草。播种时小麦底肥要保证亩施10kg纯N,7kgP2O5,7kgK2O;油菜底肥要保证亩施10kg纯N,7kgP2O5,7kgK2O和1kg硼肥。肥料和种子都撒在稻草面上。小麦、油菜播后应保湿出苗,田间墒情差的田块,可灌1次跑马水,以水不上厢面为宜,灌水不方便的田块,亩用30-40担粪清水拨施在种子上面。播种小麦、油菜时,由于田面是稻草覆盖的,一般墒情都较好,用不着灌水和拨粪清水。小麦、油菜在湿润条件下可迅速出苗。以后只须看苗补肥,防治病、虫害。
播种小麦的关键技术:一是要增加15%的播种量;二是要在正常撒种期提前2-3天;三是要种子包衣或用昌泉拌种剂拌种及防鼠雀危害。播种油菜的关键技术:一是亩用量控制在半斤左右,播种量过大要增加匀苗定苗工作量;二是为了将半斤种子播匀,要拌和2斤炒熟的商品油菜籽一起撒,根据油菜熟期特性,选择在10月上、中旬播种;三是亩苗数控制在1万左右。小麦、油菜这一季只要苗子长起来就成功了。
3、稻田保护性耕作增种晚秋作物技术
增种秋菜:收水稻十稻草平铺田面后,随即将香菜、菠菜、大白菜、半头红萝卜等生育期短的蔬菜种子和肥料播施在稻草面上,一月后就可收获上市,收完蔬菜随即施肥,撒播小麦、油菜。增种秧菜须注意:一是要选生育期短、有市场前景、价格好的品种;二是选用比较肥沃、潮湿的田块;三是不计划种小麦、油菜的田块可选择生育期长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和延长市场销售量。
增种秋洋芋:计划种植油菜的田块,水稻收后,选用早熟种的洋芋(10g左右),亩用种100kg,均匀撒播全田,施双倍的肥料(以25个含量的混配肥计,亩施100kg),两亩稻草盖一亩洋芋;10月中旬在洋芋田中撒播油菜种,待12月中下旬洋芋消苗时,油菜已基本长满全田;春节前后在油菜株间掀开已腐烂的稻草捡洋芋,这时捡出的洋芋鲜嫩,市场价很好,
亩产可达1200kg;收洋芋后看苗给油菜补肥。增种洋芋须注意:一是要用整块小洋芋作种薯,以防烂种缺苗;二是要用早熟种,才能得到预期产量,若用晚熟种,待结薯时也开始消苗了;三是要用两亩稻草盖一苗洋芋,洋芋才薯大、鲜嫩,避免出现青皮、红皮;四是要施双倍的肥料,播种洋芋时就将油菜的肥料一并施下,如在播油菜时施肥,洋芋会烧苗。
稻田保护性耕作,其创新点有四:一是不动土,不开沟,连续免耕。如果田间开沟,小麦、油菜生长中后期土壤墒情差,会造成早衰影响产量;二是种子、种苗撒播和抛栽在上茬作物的秸秆面上;三是秸秆直接覆盖还田,不需处理;四是水稻生长中后期要控水不施肥。正是这四个方面的创新,使两季田的耕作方式实现了全新的变革,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