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拔节长穗期技术

发布日期:2021-09-14 11:21

#水稻#当前,江苏全省水稻已陆续由分蘖期进入拔节长穗期,正是落实搁田控蘖促根、追施穗肥等高效田管措施、构建高产群体结构的关键时期。

自7月中旬以来,虽受首场台风“烟花”影响,全省自南而北出现暴雨大风,但总体仍以晴日高温天气为主,水稻生育进程略快于去年同期。

据江苏省农技推广系统7月25日苗情统计,全省机插稻平均茎蘖数31.0万/亩(25.6~35.3万/亩)、叶龄11叶(9.1~12.7叶),较上年同期群体增加1.4万/亩、生育进程快0.5叶。其中,苏中及沿江苏南地区机插稻平均茎蘖数31.4万/亩(27.8~35.3万/亩)、叶龄11.7叶(11~12.7叶),同比增加3.1万/亩、生育进程快0.6叶;淮北地区机插稻平均茎蘖数30.3万/亩(25.6~37.2万/亩)、叶龄10.0叶(9.9~10.3叶),平均茎蘖数和生育进程与去年同期相当。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未来一段时期,将重新迎来高温和雨日天气。针对当前水稻苗情,各地要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狠抓肥水运筹、病虫防控、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切实加强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为水稻丰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一、加强水浆管理,控蘖长根促壮

针对水稻生育进程差异大、群体类型复杂的实际,各地要因苗制宜,加强水分管理,抓住晴好天气,继续落实好搁田关键措施,提升土壤通气性能,增强根叶活力,提高根系吸收能力与植株抗倒力。

按照“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群体生育正常的水稻田当群体茎蘖数达到穗数80%~90%时,即可断水、及早多次轻搁田;群体偏大的旺长田块要适度重搁,促进根系深扎,减少无效分蘖;群体偏小、茎蘖数不足的迟播晚栽田块可带肥多次轻搁,争取动摇分蘖,促进壮秆增穗。针对台风“烟花”过境田间积水较多的情况,要加强抗洪防涝、抓紧排水晒田工作。

所有的水稻田一定要把土壤搁到沉实而不陷脚。搁田到位后,灌浅水巧施穗肥,增施硅、钾肥,增强群体抗逆性。破口前适时断水,出现“破口黄”。抽穗后灌浅水,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灌浆结实阶段以干为主,成熟前一周断水。

二、合理追施穗肥,争足穗攻大穗

在搁田到位后,对群体生长量正常、群体大小适宜(高峰苗是适宜穗数的1.4倍左右)、叶色褪淡显黄的水稻田,粳稻以促花肥为主,一般在叶龄余数3.5~4.0时每亩施用15公斤复合肥和10公斤尿素(约占总施氮量的40%);籼稻以保花肥为主,一般在叶龄余数1.5~2.0时每亩施用7.5~10公斤尿素(约占总施氮量的30%),加一定数量的复合肥。

对生育偏迟、群体生长量不足的田块,在落实好搁田的基础上,穗肥可提前0.5~1个叶龄期施用,并适当增加10%~20%的肥料用量。对生育偏迟、群体较大的直播稻田,要推迟施用穗肥,并适当减少肥料用量。

对群体茎蘖数偏大、叶色偏深旺长的水稻田,要推迟施用穗肥,并减少20%左右的肥料用量;若叶龄余数为1.0时群体叶色仍不落黄,则可不施穗肥。

对因雨淹水时间长、根系活力差的直播稻和晚栽机插田块,可适当喷施生化调节剂,养根活叶,待一周左右恢复生长后再追施穗肥。采用缓混肥一次施肥技术的水稻田,若过早、叶色褪黄,也可酌情补施穗肥。

超高产田块可考虑在促花肥施用后10天左右,追施保花肥,每亩施尿素5~7.5公斤。水稻生长后期还可根据需要喷施叶面肥,延长根系和叶片功能期,加快灌浆速度,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三、强化灾害防范,力夺丰产丰收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台风、暴雨、极端高温、异常低温等气象灾害和水稻病虫灾害频发季节,各地要认真落实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议精神,切实把防灾减灾作为当前水稻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发动,落实工作责任。

要加强灾害防范应对,密切与气象、水利等部门联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增强防灾减灾的主动。对稻田沟系不配套的田块,要继续清理、疏浚内外三沟,修缮排水设施,确保雨后田间积水排得出。要注重落实好晒田、化控、补肥等防倒增产田管措施,提高水稻自身抗逆能力。

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害防治意见,加强“三病三虫”(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及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打好拔节长穗期(7月下旬至8月初)以及破口期(8月中下旬)、穗期(9月上中旬)等3次病虫防治总体战,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危害损失。要加强台风过后对“两迁”害虫、纹枯病等真菌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加强对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稻瘟病防治。强化绿色防控措施的应用,大力普及科学用药技术,推动专业化防治。

要加强技术指导,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会商分析水稻苗情长势,研究制定管理技术意见。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切实提高田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做细做实防灾减灾工作预案,确保大灾少减产,轻灾不减产,力夺秋熟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