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易混淆的葡萄病虫害,值得一看

发布日期:2021-09-11 10:07

Part.1灰霉病VS穗轴褐枯病

灰霉病:上穗后,花会干枯脱落,湿度大时生有灰色霉层,之后转移侵染果梗、穗轴,病部由褐转黑。

穗轴褐枯病:果梗或是穗轴发病重,初期褐色水浸斑,严重时干枯失水,花器也会枯萎脱落。

相似点

①发病时期接近,在花期有侵染高峰;②均有黑梗、枯花等病症

不同点

主要是率先感病部位不同,灰霉病先侵染花器,再发展至果梗、穗轴,而穗轴褐枯病多直接在果梗、穗轴发病。

当然,田间的情况往往会复杂一些,一般是在灰霉之后,并发穗轴褐枯病,这是因为灰霉病发生后,病斑处会有外渗物而诱发穗轴褐枯病。

防治方法

灰霉病:注意园区的控湿排水;开花前重点防,药剂可选择啶酰菌胺、氟唑菌胺、嘧霉胺、腐霉利、咯菌腈等;对于已发病的叶片、花序等彻底剪除,带离后销毁。

穗轴褐枯病:花前可用嘧菌酯、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预防,发病初期用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唑·异菌脲等。

Part.2绿盲蝽(幼果)VS黑痘病(幼果)

绿盲蝽:幼果受到刺吸危害后,幼果会发黑坏死,严重时枯萎、脱落。

黑痘病:黑褐色斑点在果面随机分布,斑点大小存在差异,严重时连成一大片,形成僵果。

若是前期发病不太严重的,随着膨果期的到来会出现典型的鸟眼斑。

相似点

①均会引起幼果发黑;②黑斑在果面上一般没有固定规律

不同点

①黑痘病的病斑可连接成片,绿盲蝽的则相对独立;②仔细观察,黑痘病病斑是略微向下凹陷的,绿盲蝽的病部是有点突出的。

防治方法

绿盲蝽:做好冬春清园,葡萄萌芽展叶、花前花后及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择噻虫嗪、烯啶虫胺、联苯菊酯、吡虫啉等。

黑痘病:掌握在葡萄展叶、花果期时,及时用药防控,可选择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嘧菌酯、代森锰锌等。

Part.3霜霉病VS白粉病

霜霉病:在幼果期时可见白色霉状物,而后皱缩脱落。

若是在膨果后受到侵染,一般不会形成霉层,表现为褐色软腐状。

白粉病:前期果实感病时,幼果停止生长,病斑上附有白色粉状物,后期感病时,除有白色粉状物外还易引起裂果。

相同点

幼果期发病均有白色物质附着

不同点

①一个是白色粉状物,一个是白色霉层;②膨果后,霜霉病不产生霉层。

防治方法

霜霉病:保护性药剂如铜制剂、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等;治疗性药剂可选择霜霉威、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胺、氯溴异氰尿酸等。

白粉病:药剂可选择氟硅唑、烯唑醇、露娜森、醚菌酯、肟菌酯、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丙环唑等。

Part.4溃疡病VS白腐病VS水罐子病

溃疡病:果梗干枯发病,果粒易落。

白腐病:果梗枯萎皱缩,果粒的基部出现灰褐色软腐易落,部分发病早的果粒会失水干枯,形成僵果,不脱落。

水罐子病:果实转色不良,发软易落,皮肉易分离。

相同点

①发病时期接近,均在转色至成熟期;②果实发软、脱落严重

不同点

①考量果柄,可区分出水罐子与溃疡、白腐病,前者果梗基本没有症状,后两者会枯梗。

②考量果实,可区分出溃疡病与白腐病,前者除去掉粒,无其他明显症状,而后者伴有失水、凹陷、腐坏等症状。

防治方法

溃疡病:有效药剂包括腐霉利、苯甲·嘧菌酯、戊唑醇、嘧霉胺、异菌脲、啶酰菌胺、咯菌腈、抑霉唑等,对于已发病的先药控,再修穗,再补喷一次药剂,可配上红库等优质叶面肥,效果更佳。

白腐病:主要还是前期的预防,套袋前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盖世美叶面肥、摘袋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转色期发现白腐病可打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控制。

水罐子病:属生理病害,一般是由于肥水不足、挂果过多、树体早衰等情况所致,需做好肥水管理,后期控氮增磷钾。对于已发病的要及时剪除发软的果粒,并勤喷红库叶面肥,尽可能保住其他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