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秆锈病病原物

发布日期:2021-09-09 17:08

为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graminisPers.f.sp.triticiErikss.et.Hem.,担子菌门柄锈菌属。

小麦秆锈菌是转主寄主的长生活史型锈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侵染小檗和十大功劳等转主寄主,并在转主寄主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不同性别的性孢子可以杂交,产生变异。但在我国,转主寄主在小麦秆锈病流行过程中的作用不大。病菌仅以夏孢子世代不断危害小麦,并在小麦上越冬、越夏,完成病害循环。

小麦秆锈病菌夏孢子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红褐色,单胞,中腰部有4个芽孔,孢壁上有明显的刺状突起。冬孢子椭圆形或棍棒形,褐色,双胞,上宽下窄,横隔处稍缢缩,表面光滑,顶端圆或圆锥形,柄较长,上端黄褐色,下端近无色。

菌丝体发育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25℃,夏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适宜温度为18℃~22℃。自然条件下,侵入的最低温度为旬均温l0℃。夏孢子不耐低温,在东北和内蒙古等冬季寒冷的地区不能越冬。病害潜育期的长短与温度有关。

小麦秆锈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用鉴别寄主可区分出不同的生理小种。迄今为止,我国已鉴定出16个生理小种,21小种群为优势小种群,其次为34小种群,21C3为优势小种。1993年首次发现致病力较强的2lC3CTR致病类型,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河南、山西和甘肃等省。由于我国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含有能抵抗2lC3小种群的Sr5基因,故2lC3CTR的出现暂未对生产构成威胁。值得注意的是,2lC2和34C1、34C2发生的频率在上升,最近又发现新小种34C3和34C4。小种40的毒力较强,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对它都不能抵抗,但它出现的频率一直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