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教你如何防控桑园病虫害

发布日期:2021-09-07 14:22

今年春茧价格走捎,蚕农乐开了花,对桑园管理也上心了不少。据了解,上半年因气候影响,桑园主要病虫害以红蜘蛛、桑蓟马等小型害虫和象甲类害虫为主,并在局部市县造成危害。进入5月份,将迎来我区的雨季,高温多湿的气候很适合各种病虫害的繁衍,尤其要警惕桑螟、桑赤锈病等病虫害的发生。现就近期危害桑树的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桑园病虫害防控提供参考。

一、红蜘蛛

生产中我们常见的红蜘蛛又称朱砂叶螨以成螨、幼螨和若螨以刺吸式口器在叶背吸食汁液并吐丝结网,为害初期被害叶片出现许多细小的失绿白点,为害严重时,全叶卷曲、枯焦、脱落,远观似火烧状。桑红蜘蛛一般伏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叶丝结网。

刮风下雨天气可导致桑红蜘蛛数量下降,如遇大雨或暴雨,则数量急剧下降。因此

,若近期有中到大雨或暴雨,则可不防治桑红蜘蛛。

二、桑蓟马

桑蓟马是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通常上代若虫在4-8片叶上吸汁,下代成虫又有新梢嫩叶上产卵,随着新梢的持续向上生长,造成不断由下而上,分层受害的现象。受害叶变干、变褐色失水硬化,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夏秋高温干旱季节为害尤为猖獗,在桑树上的虫口密度自春至夏逐渐上升。

刮风下雨天气也能降低桑蓟马群体数量,如遇大雨或暴雨天气,可以不防治桑蓟马。在发生数量多时,可喷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均有防治效果。

三、桑螟

桑螟是桑树的重要害虫之一。目前主要以低龄幼虫在桑芽为害造成盲顶,4-5龄幼虫转移到嫩叶上卷叶取食。高温多湿环境有利于桑螟卵的生存和孵化,干燥环境有利于桑螟幼虫和蛹的生存。

5~6月是我区的雨季,对桑螟的繁殖非常有利,目前桑园中桑螟的虫口密度较大,要警惕桑螟暴发,做好防控工作。

养蚕期用药,每造蚕间隔期可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加以防控,安全间隔期7天;养蚕用叶期间可以人工捏杀桑芽或卷叶内的幼虫,安装诱虫灯诱杀成虫等,减少虫口基数。

四、桑叶虫和桑象甲

近年来在我区局部桑园受桑叶虫和桑象甲为害严重,成虫生活周期长,喜白天活动取食,成虫有群集为害和假死性,主要食害桑芽和叶片,形成缺叶或光杆,与春蚕抢食严重。同时,成虫排出的粪便污染梢芽及叶片,严重影响桑叶质量和产量。

防治方法:主要根据他们假死性的特别,清晨人工振动枝条收集成虫,集中杀死;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夏伐后药物防治可以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喷杀,安全间隔期30天。

五、桑赤锈病

桑赤锈病该害桑芽、嫩叶、嫩梢。桑芽的初侵染一般在4月,初侵染产生的锈孢子飞散到新梢和桑叶上进行多次再侵染。严重时全片桑园呈泡泡锈状,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锈孢子形成温限5~25℃,最适温度13~18℃,相对湿度高于90%。若湿度低于85%锈孢子难于形成。我区在5~6月进入发病高峰期。该病发生程度与品种及农业措施有关,叶片较厚,叶质易老化的桑树品种,易发病;新老桑树混栽、收获叶片育的,易发病。

在发病初期病叶上""泡泡纱""状病斑未转黄色前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间隔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