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浸烂泥田如何改造成水稻高产田

发布日期:2021-09-04 14:55

冷浸烂泥田是障碍水稻高产的因子之一。湖南省共有冷浸潜育型低产田793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19.18%。这种类型稻田泥深、土烂、水冷,水、肥、气、热不调,养分分解速度慢,有毒还原物质多,已成为粮食产区的主要抱腿田之一,要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必须对这种类型的低产田加以改造。

一、冷浸烂泥田的危害

这类型稻田广泛分布于山、丘的冲垄谷地,库塘下部,平原和湖区的低洼地带。因长期受到渍水和地下水的双重影响,土壤青泥层厚、团聚体受到破坏、结构不良或根本无结构;土粒高度分散,通透性差;土壤中厌气微生物活动占优势,还原物质积累多;水冷、泥温低,微生物活动减弱,有机质分解缓慢,养分供应强度小,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在冷浸烂泥田中生长的早稻,前期会出现僵苗迟发,重者黑根死苗;中期无效分蘖多;后期贪青晚熟,空壳率高,产量低于正常水平的10%~30%:所以这类型田已成为粮食高产稳产名副其实的拖腿田。

二、形成冷浸烂泥田的原因

一是受山坑冷水、山脚冷泉或上部梯田冷水侵袭或灌溉的影响。

二是处于山涧峡谷的稻田,日照不足,水温、土温均低,有的还有一层锈膜浮于田水上面。

三是处于平原区低洼地的稻田,由于长期种植水稻,水稻收获后依然浸泡于水中,土壤结构越变越差,得不到有效改良。

三、冷浸烂泥田的改良对策

1.改良耕作制度。

在冷浸田稻区,必须坚持水旱轮作,以浅化泥层,改善土壤结构,这是改良冷浸烂泥田的根本措施。三熟制稻区可以实行小麦套种玉米(或豆类)连作晚稻的两旱一水耕作制;两熟制稻区可以实行小麦(或油菜、绿肥)连作水稻的一旱一水耕作制。冷浸田严重的,宜在冬耕晒垡后,再实行水旱轮作。

2.改善土壤结构。

在黏性重的冷浸烂泥田中掺入沙土,使泥脚变浅,这样既可改善耕作条件,又能使土壤沉实;在较沙的冷浸田中,加入黏土或肥泥(如塘泥、沟泥、陈砖土或陈墙土等),以改善冷浸田的土质结构。

3.耕翻晒垡。

抓住秋冬季耕翻晒垡是个好办法,一般有条件的均可采用。它能使细泥变粗泥,深泥脚变浅泥脚,从而改善土壤的通气条件,使稻田土壤中的好气性微生物增多,活动加强,从而促进有机质的分解,使稻田的有效养分明显增加,并能促使在厌气条件下产生的有毒物质充分氧化,减少对水稻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

4.开好明沟和暗沟。

开挖排水沟,建立排水系统,或沿山脚开环山沟,截断冷泉入浸,并在田块内开围沟或十字沟等排水沟,排除积水。若田中泥土浮烂,中间有泉眼,可修暗沟排泉,泉眼较大的,可在四周筑埂,将泉水围住,再开小沟或用竹管将水排出田外。明沟要根据田块大小和地形,分别开好围沟、主沟和厢沟,沟的深度应在稻田犁底层以下,宽度以利于排出冷浸水为宜,并要找出冷浸水的来源,将其排除。

5.推行垄式栽培。

即在水稻插秧前扶泥做垄,垄上栽插双行稻苗,垄沟灌水养鱼,实行垄稻沟种养结合,这样,既能保证水稻水、气、肥的协调供应,消除低温和有毒物质对水稻的不良影响,提高水稻产量,又能额外添加养鱼收入,增加农田的产出效益。

6.调整耕作方式。

近些年来,在冷浸烂泥田稻区将以往的两犁多耙、多犁多耙改为一犁多耙,使稻田土壤烂而不糊,秧插后座蔸陷入土层不深,因而返青快,分蘖发生早。

7.培育带蘖壮秧。

在选用中迟熟品种的前提下,要做到秧田稀播匀播,播种后用草木灰撒施覆盖,这样既可提高泥温,又可补充钾素和硅素养分。秧田施肥要以适氮、高磷钾为原则,有条件的地方应推行两段式育秧,以增加秧苗的带蘖率,实现壮苗移栽,促进早生快发,尽量避免冷浸田早期水冷泥温低的不利影响。

8.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磷肥。

冷浸田一般是边远田的多,长期施肥较少,肥力较低,必须多施有机肥,最好施用热性肥料,如堆肥、厩肥等,以利提高土温;冷浸田一般还缺磷,施磷增产效果显著,磷肥宜集中做基肥和早期追肥,可采用化肥沾根移栽的方法,即每亩用过磷酸钙8~12千克,加尿素、氯化钾各0.5~1千克,混匀后拌泥浆75千克沾秧根。锌肥、硼肥在冷浸烂泥田上使用增产效果也很显著,有条件的可以用氮、磷、钾各含15%的三元复合肥3~5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0.4千克,拌泥浆150千克沾秧根,这样能集中而及时地供给秧苗全面养分,促进其早生快发。

9.提倡底肥浅施。

在冷浸田施用底肥,要在犁田后把腐熟的猪牛栏粪肥均匀撒施于田面,随后耙田,将肥料耙入3~6厘米深的泥层中,这样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养分的分解和释放。也可以采取一些提高土温和水温的措施,促进肥料的分解,如在开排水沟的同时,适当修些晒水塘、晒水坑或修一些迂回水道,以延长太阳照射灌溉水的时间,提高水温。另外,采用浅水勤灌、定期晒田的办法,也可提高水温和土温,利于田中养分的分解和吸收,促进禾苗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