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耕细翻施足底肥
一般亩产400公斤的田块,施农家肥10000斤左右,碳铵20~50公斤,磷酸二钾50斤左右即可。专家讲:不能忽视土肥靠化肥,忽视底肥靠追肥,忽视磷肥靠氮肥。磷肥能促进早熟,控制无效分叶。在深翻施肥的基础上,耙耘平整,耙地使大土块变小,耘地使土块变碎。为了消灭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结合整地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采用甲基粉,每亩2~3斤。
稻麦复种的麦田整地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所以要通过水旱轮作,干湿交暂,促进土壤熟化。整地特点是,前作收获较早时,应抓住宜耕期尽早翻耕,以利用初秋的高温晴朗天气,充分炕土晒垡播种前再行浅耕细耙,达到深软细乎,上虚下实;前作为晚稻或杂交稻制种田,由于收播间距很短,应在水稻散籽时即开沟排水,力争薄片晒垡,短期炕田;在不贻误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也可浅旋整地,为小麦创造良好的苗床和生长基地。
旱地小麦的整地要立足于逐年加深耕层,结合增施有机肥,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复种形式进行整地。即前作收获较早者,如春玉米、高粱、烟草等,收获应首先浅耕灭茬,然后深翻炕土,使残茬腐烂并接纳秋雨,雨后浅耙,减少蒸发,另一类如甘薯,棉花等,收获时间紧迫,如果用常规之法,势必贻误播期,这是西南区小麦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后期行间松土保墒,种麦时再耕细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种等连续作业,保证小麦适时播种。
2.选好良种药剂拌种
选用适宜本地区种的小麦品种,种子在播前要晒一晒,增加酶的活性,提高发芽率。对没有包衣的种子要进行药剂拌种,一般100斤种子3两75%的3911rǔ油或50%辛硫磷rǔ油2两加水7~8斤拌种,在背阴堆放6小时后播种。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怎样才算适宜播期?这就要看品种、看气温、看地力。看品种,先冬性后春性,以品种说明为准,先少叶后多叶。看气温,对冬性品种来说日平均气温16℃左右为宜。看地力,先薄地后肥地。白露种高山,秋分种高原,过了秋分数10天再来种平川。在适宜的播期内要抓紧时间,缩短播期。合理密植就是控制合理的群体结构,切当地处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穗多和穗大的矛盾,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达到高产稳产。播种量要根据小麦品种说明上的要求和播种时间、地力情况而定。
4.小麦灌溉
中国由于受季风影响,自然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很不平衡。东南部降雨量较多,小麦生育期需水可以满足,西北干旱地区需水主要靠灌溉来满足;华北半干旱地区,小麦生育期降水量也只能满足需水量的1/3左右;西南地区旱地小麦有时也需要适当进行灌溉。因此,灌溉是中国北方小麦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麦耗水量指小麦由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内麦田所消耗的水量。冬小麦的耗水量450~600毫米,折合每公顷4500~6000立方米;春小麦375~450毫米,折合每公顷3750~4500立方米。小麦耗水量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两部分。棵间蒸发即土壤蒸发,在小麦生育前期,苗小、叶片少,地面覆盖较少,棵间蒸发量大,棵间蒸发一般占小麦总耗水量的30~40%。由于它并非植株直接吸收利用的水分消耗,因此,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降低其耗水量。叶面蒸腾是小麦正常发育中所必需的生理耗水过程,一般随着温度的逐渐加大,故在小麦生育的中后期,叶面蒸腾耗水量占小麦总耗水量的60~70%,抽穗及开花期叶面蒸腾量最大,其日平均耗水强度可达3.5~4.0毫米。小麦耗水量多少和产量高低、气象因素以及应用的技术措施有关。通常是随着产量的提高而耗水量也加大,但并不是呈比例的增加。原因是在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气候条件对小麦耗水量影响很大,在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情况下,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都会加大,小麦耗水量自然也增多。反之,则减少。深耕、合理施肥和适当密植以及及时中耕管理等良好的农业技术措施,均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抑制棵间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
5.病虫害防治: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防冶小麦吸浆虫除采用调整作物布局,实行轮作倒茬,避免小麦连作,麦茬耕翻曝晒等农业措施外,化学防治措施仍是重要的手段。
1.播前土壤处理:小麦播种前用毒土处理土壤,可兼治地下害虫和麦蜘蛛等。每亩用6%林丹粉1.5千克或5%甲基异柳林颗粒剂1.5-2千克或3%辛硫磷颗粒剂1.5-2.5千克,掺细土30千克,拌和均匀后,撒于地表,边撒边耕,翻入土中,或耕后撒在垄头,并随撒随耙,可有效防治土壤中的幼虫。
2.幼虫期防治: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小麦拔节期,每亩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千克,3%甲拌磷颗粒剂2-2.5千克,3%辛硫磷颗粒剂1.5-2.5千克,分别拌细土20千克,均匀撒于麦垄间土表,结合锄地,将毒土混入表层,此期正值小麦吸浆虫开始上升活动,可大量杀灭幼虫,并可抑制成虫羽化。如果施药后结合灌水或遇降雨,效果更佳。
3.蛹期防治:蛹期是小麦吸浆虫防治的最关键时期。此期麦株已高,施药后要设法将麦叶上的药土弹落至地面。具体方法是:每亩用2.5%撒拌宁2.5千克,均匀拌细土20千克,或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rǔ油200毫升或50%辛硫磷rǔ油200毫升加水5千克拌细土25千克,撒入麦田,随即浇水或抢在雨前施下,能收到良好效果。
4.成虫期防治:此期是控制小麦吸浆虫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难掌握有利防治时期的。因为一家一户种植,小麦品种不同,播期不一,抽穗扬花有早有晚,因此准确测报,是搞好成虫防治的关键。应掌握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即成虫出土初期施药。每亩可选用呲虫啉10-15克或2.5%溴氰菊醋20-25毫升,或80%敌敌畏rǔ油、40%氧化乐果rǔ油100毫升,均匀加水15-20千克,进行低量喷雾。如施药后25小时内遇雨,要考虑进行补治。以上综合防治措施的防效可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