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棉花出苗率的几个因素

发布日期:2021-09-03 05:13

棉花是团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棉花产量直接影响着团场职工的收入和团场的经济效益。随着劳动力市场价格的上涨,节约成本就成了职工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各种植棉花的团场也逐渐实行单粒精量点播,以减少人工定苗成本和种子成本。

1.土地的整备

1.1犁前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时,留茬高度应控制在10cm以内,秸秆粉碎长度控制在10cm以内,以保证犁地时秸秆不在犁臂处堆积,影响犁地质量,还可减少犁地后秸秆的残留量,为提高播种质量打好基础。

1.2确保犁地质量犁地深度28~30cm,需深浅均匀一致,翻垡良好,接垡准确,覆盖严密,无立垡回垡现象,犁地时须配带副犁,可将土壤分层切割,减少土垡,并将地表秸秆翻入犁沟掩埋,以保证耕后地表平整、松碎,无残留秸秆。

1.3适时平地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适时进机车进行平地作业,用分流式平地器45°对角进行两遍平地作业,以避免土壤中的镂空现象,并将上层土壤镇压严实,在补水出苗时可降低用水量,减少土壤含水量,利于棉苗出土。在进机车前要多观察,认真做好查墒验墒工作,把握时机,否则容易造成中层板结。

1.4搂除田间残膜在整地前,用搂膜机对条田进行两遍搂膜处理,中国农业网搂除田间杂物,整地时再用联合整地机上的扎膜辊扎一遍,以减少残膜对土地的污染,并消除穴播器鸭嘴不能彻底打开的现象,使棉种完全投入土壤中去,降低棉种播在残膜上的概率,充分提高田间出苗率。

1.5播前整地整地质量是提高播种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整地时联合整地机只配带单列耙,耙地深度应在3~4cm,耙深要一致,整地后要达到上虚下实不板结,上层虚土厚度应在4cm,以利于浅播。如果耙地过深,地表干土层过厚,播种容易过深,而且铺膜的效果也差,容易造成种孔错位,影响出苗率。

2.播种质量

2.1播前处理在播种前,要对播种机进行检修,对点嘴要进行打磨开刃,播种时才能将地膜切开,避免地膜粘连,利于种子自然出土,防止棉苗出土时钻入地膜内。

2.2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对棉种进行药剂拌种和包衣处理,并将种子晾晒2天以上,以提高棉种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晒后要进行人工选种处理,严禁薄膜、纸片、绳头等杂物混入棉种堵住播种机风孔,降低空穴率。

2.3在播种时应严格控制播种深度浅播是出全苗、出齐苗的基础,播深应控制在1.5cm以内,覆土厚度控制在1cm以内,以保证棉苗能及时、快速出土。由于棉种所储存的营养有限,覆土过厚,棉苗出土的时间就越长,所消耗的营养就越多,棉苗出土后容易开成弱苗,稍微出现一个低温天气就抵挡不住,变成无效苗。对于地下水位高、土壤含水量大、次生盐碱化较重的条田,可实行穴侧覆土,只有很少的土量流入种穴盖住棉种,这样棉苗就能很快出土,形成壮苗,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对22连穴侧覆土条田的调查,该条田地处西岸大渠北面,虽然经历了2011年5月1日的特大天气过程,但没有出现因大雨而死苗补种的现象。

2.4作业前人工转动穴播器如果是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在播种时切断动力或机组重新工作的情况下,应将播种机升起或用手提起点种器,人工转动穴播器2~3圈后再作业,以消除切断动力重新启动造成的小断条,降低空穴率。

3.土壤含水量

每年春季或多或少都要遭遇几次降雨天气,如果雨水较大,那么土壤中的含水量就直接影响着棉苗的出土和生长。特别对一些地下水位高、土壤结构差、盐碱大的重粘板土地,在秋季茬灌水时应少灌或不灌,以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以保证春季能及时播种。在播种时,可采用一膜三管(一管二)的播种模式,滴水出苗时每666.7m2可减少用水50立方米以上,春季的大雨低温过程就可以避免烂种、烂芽、死苗现象,保证出苗率。

雨后要及时破除板结,防止棉苗因表层土壤板结无法正常出苗。如遇较强的降雨或滴水过量棉田内大量积水,应排出棉田积水,在棉田能进机车作业时及时中耕放墒,避免烂种、烂苗现象的发生。

棉花出苗率的提高,既避免了补种造成棉田大小苗情况的发生,又便于棉花的统一管理,给后期种植管理节省许多的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