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肥料早施深施节水高产栽培方法

发布日期:2021-08-29 14:46

干旱是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干旱、半干旱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4.9%,就耕地面积而言,世界耕地面积中有灌溉条件面积只占10-15%左右。干旱肆虐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发展旱作农业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提高旱地生产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要,已成为全球性目标。干旱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最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尤其北方旱灾更为频繁,自16世纪以来的400多年中,每100年发生旱灾少的31次,多的91次。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在2600万公顷以上,因此小麦生产对于我国粮食总产的稳定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连续的干旱造成地面水资源减少,地下水资源不足,干旱问题日趋严重,严重限制了小麦生产的发展,为此,探索旱地小麦栽培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规程、提高旱地小麦单产将成为提高小麦总产的重要途径。

一、旱地小麦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北方旱地的光热资源充足,水分条件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可根据水资源估算小麦生产潜力。常用的简单办法是根据土壤蓄水与生长期降水量以及水分的利用效率进行估算。所谓水分利用效率是指1mm降水生产经济产量的数量,其倒数,即每形成1kg经济产量所耗用的降水毫米值,称为耗水系数。西北农业大学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测定土壤蓄水的生产力,当肥力不成限制因素时,冬小麦最低耗水系数为0.75mm/kg。莱阳农学院在田间条件下测定,冬小麦最低耗水系数达0.67mm/kg。

北方多数旱地土层较薄,但常年小麦播种前土壤可积蓄较多的水分,旱地小麦可利用水资源,包括生长期降水和播种前土壤积蓄的有效水,土层1m厚以上的旱地可达400mm以上。按上述水分利用效率计算,仍有4500-6000kg/hm2的生产潜力。

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对旱地农业认识不足,在较长时期内忽视了旱地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亩产量一直徘徊在100kg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农业高校及科研单位先后有计划地开展了旱地小麦增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旱地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长期产量低而不稳的旱地小麦已大面积获得亩产400kg以上高产量,甚至可像水浇地高产麦田一样获得亩产“千斤”高产。

旱地小麦高产典型不断出现,说明旱地小麦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因此,通过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提高,使旱地小麦获得普遍高产是能够实现的。

二、旱地高产小麦原理分析

1旱地小麦的耗水量及耗水来源

旱地小麦的耗水量一般在300~400mm。小麦生育期间冬前耗水占18.7%~22.9%,主要是土壤蒸发耗水,孕穗到成熟耗水占50%以上,主要是蒸腾耗水。

旱地小麦耗水来源为土壤贮水和自然降水。土壤贮存水量一米厚的土层贮存水砂土为180~210mm,壤土为270~360mm,粘土为330~390mm。有效贮水量砂土为130~160mm,壤土为190~200mm,粘土为150~170mm。土层厚度从一米增加到2.5米,土壤贮水量由234.7mm增加到543mm。研究结果表明一般土壤水的利用率在47.5%~53.6%。上层土壤水的利用率高于下层,下层为60%~70%,上层为40%左右,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可以增加土壤贮水量,并使土壤水的利用率提高。北方小麦生育期间自然降水150~270mm,年度间差异较大,如降水保证率为80%的降水量为122.4~211.3mm。

2旱地小麦高产的生育特点

旱地小麦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大群体(亩穗数在50万以上)的基础上,穗粒数仍然较多,即亩穗数与穗粒数可在更大的亩穗数范围内同步增长。

旱地小麦群体分蘖高峰期出现在返青期,起身拔节期分蘖迅速下降。旱地小麦生长表现株好,叶片较小,植株清秀,生育后期中下部叶片维持青绿的时间长,

旱地小麦熟相好,有利于光合物质向子粒中的运转分配,进而提高经济系数,一般旱地高产小麦经济系数在0.5左右。

3旱地小麦高产的生理特点

旱地小麦最大叶面积系数高达6以上,平均5.6,挑旗期5~6。生育后期中下部叶片维持青绿的时间长,有利于保持后期较大的叶面积系数,灌浆期叶面积系数保持在4以上,促进光合物质的生产。

旱地小麦根系生长通常相对高于地上部分生长,即保持较高的根冠比,渗透调节和弹性调节能力强。旱地小麦分布在深层的根系比例大,小麦生育后期上层土壤干燥缺水,但透气性好,而下层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这样既能够维持小麦生育后期深层根系的活性,保证地上部对水分和矿质养分的需求,上层土壤的根系又能产生ABA信号调节地上部叶片气孔的开闭和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因而节水高产。

三、旱地小麦肥料早施深施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施肥技术

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单施有机肥或单施化肥都可增加产量,培肥地力,但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为大幅度提高产量并迅速培肥地力必须在尽量增施有机肥的同时,增加化肥的投入,实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旱薄低产麦田生物产量低,有机肥不足,可施更多的化肥,以无机换有机,扩大有机物质的循环基础。

2)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由于旱地大多氮磷养分失调,一般施磷肥的增产作用大于施氮肥的增产作用,而氮磷配合施互作效应显著。因此,旱地小麦施肥必须氮磷配合,并加大磷肥的比重,氮磷比一般为1:1为宜。如以碳铵和过磷酸钙计,每施1公斤碳铵,要配合施用1公斤过磷酸钙。

3)因地确定施肥量

在旱地低产麦田,常年土层厚的旱地在较大的施肥量范围内,随施肥量增加产量提高,且经济效益增加。为提高地力,所施用的肥料除满足当季增产需要外,应使土壤养分有所积累。除有机肥外,土层厚度达1米以上的地,亩施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75公斤是当季可获较高产量。需施钾时,可亩施钾肥10-15公斤。为培肥地力,提倡有条件的农户多施些肥料,尤其可多施些磷肥。

4)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法

旱地不能浇水,追肥效果差,提倡把全部肥料,包括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等在耕地时作底肥一次翻入,在地力较高的旱地高产麦田,采用“一炮轰”施肥,冬前麦苗可能呈现旺长趋势。因此,施肥量较多时应注意控制冬前群体。

5)深施肥料

在“一炮轰”的基础上深施肥料,施肥深度一般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这样施肥,方法简便,增产效果好。

2、耕作措施

在耕作措施中,前茬作物收获前中耕,前茬作物收获后早耕,适墒耕地,精耕细耙,耙耢结合,播种前后的镇压都是有效措施。

深耕的蓄墒作用早已为实践所肯定。通过深耕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可有效地增加耕后和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还能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其作用可持续多年。山东省粮田大多为一年两作的种植制度,一般为小麦-玉米或小麦-花生等。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早深耕,结合深耕将所施有机肥、化肥一次性施入,深耕后要及时耙耱,尽量减少墒情散失,这些措施只要运用得当,一般年份均会获得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

3、覆盖技术

1)旱地小麦覆膜技术

(1)适期适量播种。比常规播期可推迟5-10天,播种量比常规播量减少10%,每亩2.8-3万穴。(2)提高覆膜质量。可采用人工覆膜,再用双行穴播机人工推播,也可采用机械一次完成。覆膜后每隔1-2米压一土带,以防风吹揭膜。(3)及时掏苗,放苗。10月中旬播种的地膜小麦3-4叶期,10月下旬以后播种地膜小麦在第二年春天返青后及时掏苗。(4)防除杂草。(5)及时防治病虫害。

2)旱地小麦覆盖技术

在小麦-玉米一年二熟种植制度地区,玉米拔节-大喇叭口期间,每亩覆草200-400公斤,起到减少土壤水分散发,平抑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为小麦生产起到培肥地力和保持水分的作用。

4、苗情及群体指标的调控

旱地小麦壮苗标准不仅要求营养生产量适宜,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即麦苗有较强的活力。主要表现是,冬前主茎叶片5-7片,按时如数分蘖,根系深扎;冬季抗冻,有较多的绿叶越冬;春季麦苗返青早,不早衰,分蘖成穗率高。

在土壤水分和养分不成限制因素的条件下,在最佳播种期播种对培育壮苗最有决定意义。在解决播种过晚问题的同时,也要防止播种过早。但播种时必须考虑土壤墒情,当土壤有失墒危险时要抢墒播种,适当早种。

旱地小麦的群体结构必须是高产低耗的群体结构。一般品种每亩产100公斤产量需10-12万穗,鲁麦21号亩产400公斤产量每亩40万穗左右,亩产500公斤产量每亩45-50万穗为宜,降水条件好的年份允许较多一点。冬前茎数应为穗数的2-2.5倍,春季分蘖宜略有增长。适期播种,每亩15万左右苗数为宜,施肥较多偏早播种的高产田可降至10万左右。在主要群体指标中,关键是冬前群体够数而不过头。在旱薄地浅施肥利于培育壮苗,在旱肥地深施肥有利控制麦苗旺长,因此,旱肥地偏早播种时不宜施种肥。

5、抗旱品种的利用

不同小麦品种其抗旱性有较大差异,旱地种植的小麦品种必须有较强的抗旱性。据近几年试验鉴定,旱薄低产麦田,尤其山丘旱薄地种植抗旱耐瘠品种。在旱肥地应种抗旱耐肥品种。

6、田间管理

旱地小麦田间管理以保墒为主,而保墒措施重在镇压,次为划锄。播种后耕层墒情较差时即应进行镇压,以利于出苗。早春麦田管理,在降水较多年份,耕层墒情较好时应及早划锄保墒;秋冬雨雪较少,表土变干而坷垃较多时应进行镇压,或先镇后锄。

旱地小麦追肥也有增产效果,底肥没施足时可以追肥。追肥要早追,并注意深施埋严。旱地小麦由低产变高产的过程,病虫害有加重的趋势,必须做好病虫防治工作。播种时防治好地下害虫,春季要及时防治红蜘蛛,生长后期注意防治蚜虫、粘虫等危害。在病害防治方面,除白粉病、锈病外,高产田还要重视对纹枯病的防治。

四、旱地小麦肥料早施深施高产节水栽培技术简化技术要点

1、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产量指标为亩产400--500kg的无水浇条件旱地麦田。

2、通过深耕加深耕作层,增加耕层对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并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耕深以25-30cm为宜。

3、旱地小麦肥料运筹要突出早、深的特点,并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一般亩施有机肥3000-5000kg,纯氮16-18kg,P2O512-15kg,K2O8-10kg,硫酸锌1kg,硼砂0.5-1kg。所施肥料结合深耕全做基肥施入土壤。

4、选用高产优质抗旱小麦品种。

5、不起垄、等行距(20-22cm)播种。

6、培育壮苗,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适时播种,要求基本苗12-16万,冬前主茎叶片6-7片,冬前总蘖数70-80万,春季总蘖数80-100万,亩穗数50万左右。

7、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防旱,要求在雨后和早春土地返浆时,及时进行划锄,特别是早春应采用锄和压相结合,先镇压后划锄。

8、生育后期,如果出现脱肥现象,要根据条件进行根外追肥或借墒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