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草莓栽培的土壤改良

发布日期:2021-04-23 16:37

棚室草莓栽培具有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及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的特点。与露地比较,不仅棚室内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出现草莓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病虫害加重、植株早衰等一系列问题,威胁着棚室草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连作障碍

使草莓的生育状况变差、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甚至植株死亡。

土壤次生盐渍化(盐分积累)

受盐害的草莓,轻则植株生长矮小,发育迟缓,重则叶片边缘枯黄变褐,根系腐烂,最终导致死苗。

有机质不足

目前大棚和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且棚龄越小,有机质含量越低。加之棚室内土壤温度较高,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加快,有机质损失量大,故有机质含量不足是棚室土壤的一个重要问题。

土壤湿度问题

棚室的管理体制往往是大水、大肥模式,浇水量大,次数多,使土壤湿度过大,通气不良,影响植株根系的发育,烂根现象常有发生。土壤湿度过大易引起空气湿度增加,诱发病害。

如何进行土壤改良?

棚室草莓栽培是高度集约化生产,对土壤要求较高,土壤进行改良主要途径如下。

增施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能改善土壤结构,丰富土壤微生物,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保水能力,保持土壤疏松,增强透气性。增施有机肥是棚室草莓土壤改良和培肥的最有效措施。

合理进行土壤耕作

配合施用有机肥料,适当深耕逐步加深耕作层,使耕作层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同时,利用冬耕冻土、夏秋晒垄,促进土壤熟化,保证耕作层疏松肥沃,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性状的改良

对沙性较大土壤,除增施有机肥外,还需外运一些河泥土掺人;反之,黏重土壤应逐年掺些细沙,以利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

轮作养地

建立合理轮作制度,有利土壤营养的合理利用及肥力的维持,还可避免土传病虫害的蔓延。在轮作中安排一定的豆类蔬菜可通过其根系的共生根瘤菌来吸收利用气态氮素,提高土壤的含氮量。

避免盲目施用单一化学肥料追求一时的高产量,而应全面合理施肥,用养结合,促进保护地草莓生产的持续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