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大实蝇综合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21-03-10 14:10

柑桔大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全国植物检疫对象,是危害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在果实内潜食桔瓣,被害果实腐烂、未熟先黄,黄中带红,提早脱落,无食用价值,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卵和幼虫随被害果和种子传播蔓延,蛆桔随河流传播,越冬蛹通过带土苗木及包装物传播。柑桔大实蝇的发生影响柑桔产业发展,科学有效的防控成为当务之急。

1物候习性

柑桔大实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越冬蛹羽化为成虫,羽化盛期为柑橘开花坐果期。成虫多在中午前后羽化,雨后初晴成虫羽化最盛;阴天很少羽化;雨天极少羽化或不羽化。成虫出土后7d内不取食,7d后多在下午取食,傍晚最盛。常栖息于果园附近杂木林内,喜栖息于叶背,飞翔能力弱,交尾产卵前也很少飞入果园活动[1-2]。羽化逾20d后,性器官逐渐成熟;交尾产卵于幼果皮内,交尾产卵盛期为柑桔定果初期。交尾多选择高温低湿有微风的晴天,13:00—14:00最盛,常在柑桔树中部或叶背进行,一生可交尾多次,每次约5~10min。雌虫交尾15d后开始产卵,以14:00—18:00为盛。雌虫在果面爬行0.5~10.0min寻找合适位置,之后将产卵器插入产卵。卵成堆聚集于瓤瓣中心,每头雌虫平均产卵约50粒,1个产卵孔一般有10~14粒卵,最多达44粒[3]。卵期约30d。幼虫于柑桔定果中期孵化,开始蛀食果囊和种子,大部分幼虫于柑橘转色成熟期老熟出果,随即入土化蛹,仅极少数孵化迟的幼虫,可以随果实运输或隐藏于果内越冬,翌年初才老熟出果。

2综合防治措施

2.1加强宣传引导

农业行政技术部门通过宣传培训使农民树立持续发展理念和大局意识,实行柑桔标准化生产,认真执行防控技术规范,扩大统防联防规模,遵循就地处理虫果不出园的原则,确保防控效果。

2.2挂果期拉网时详查捡拾虫果

做到“四看”。

一看区域。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重点普查林区桔园、新发展桔园、边缘粗放桔园。

二看果实。早期检查未熟先黄果及落地果、剖果查虫。

三看害点。用肉眼或放大镜仔细检查有无产卵孔痕迹。

四看重量。根据虫果比好果轻的特点,掂量后剖果查虫。应及时摘除树上虫果、捡拾地面落果和堆虫果,就地集中药剂处理、深埋或烧毁。挖坑深度应根据虫果量而定,深1.0~1.5m,长宽不限,将落果和虫果倒入后洒农药或生石灰,盖膜,覆土逾30cm后夯实。

2.3秋冬春季加强果品及种子苗木检疫销毁

非疫区从疫区调运的柑桔果实、种子、苗木必须经过严格检疫,严防大实蝇随种子、苗木、果实等传入。疫区严禁蛆果流入市场或外销,柑桔交易场所要设置废果处理池,安排专人处理蛆果。

2.4重发区采取以“断代”为主的措施及时扑灭虫情

对部分连续2年不挂果的重发区域,应切断食物链。对比较分散、发生危害严重的果园,将所有的柑桔、红桔类的青果全部摘光,使果实中的幼虫不能发育成熟。对柑桔品种老化、品质低劣的果园,采取高接换头的方法改良品种[6]。

2.5化学防治

一是冬、春季成虫羽化盛期前封土灭蛹,毒杀刚羽化出土的成虫。结合修剪清园、翻耕施肥、撒施农药,消灭耕作层的越冬蛹,控制成虫羽化出土,压低基数。

二是夏季成虫羽化盛期尚未产卵时树冠喷药诱杀成虫。利用成虫产卵前补充营养的习性,柑橘疮痂病如何防治按90%晶体敌百虫30~50g+红糖1.5kg+水50kg配制成1000~1500倍诱液,于9:00成虫取食前,间隔性选择枝叶茂密、结果较多的树,进行局部树冠叶背喷雾,每隔7d换方位喷1次,连喷2~3次。妥善保管药液,避免让人畜特别是小孩误服,以免造成中毒,不能用白糖代替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