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栽培方式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简介

发布日期:2021-03-01 17:35

草莓属于多年生草本,喜光耐荫,匍匐茎抽生需要长日照,花芽分化需要短日照;根系分布浅、蒸腾量大,要求水分充分供应;喜透气性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由于其生长发育便于调控,采用不同的栽培方式,可周年生产。

露地栽培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不采用任何保护性设施(如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等)的一种栽培方式,栽培管理省工、省力,经济效益很高。但要注意栽培技术,可采用一年一栽、二年一栽或多年一栽等三种方式。草莓一般在4-6月成熟。

设施栽培

半促成栽培,利用塑料大棚和中、小棚进行,在草莓通过自然休眠后进行保温的一种设施栽培方式,采摘期在2-4月。

促成栽培,利用温室进行,在草莓还未进入休眠就开始进行保温的一种设施栽培方式,采摘期在11-2月。

超促成栽培,通过一些特殊的育苗方式,使花芽分化期比自然条件下提早,使定植期提前,达到10月成熟。

抑制栽培,将前一年已经分化好花芽的秧苗,在春季未发芽前挖出,贮藏到冷库低温下抑制其生长,在秋季适当时期提前定植,使其在10月成熟供应市场的一种设施栽培方式。采摘期10-11月。

目前我们常见的冬季草莓种植,无论是大棚还是温室栽培,都属于半促成和促成栽培。

立体栽培

草莓立体栽培多见于设施园艺和观光农业。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光照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常见的草莓立体栽培模式有架式栽、柱式栽、槽式栽等。

不同栽培模式品种选择不同

促成栽培(温室):选择花芽分化早、植株休眠浅、打破休眠容易、采收期长、抗性强、口感好的大果型品种,如红颜、章姬、丰香、明宝、甜查理、美香莎等品种。

露地栽培和半促成栽培(大棚中小棚):北方地区,应选择休眠期长、抗寒性强、结果期集中、果实成熟一致的品种;南方应选择休眠浅并且耐高温的品种。

立体栽培:除了丰产性好、品质佳、抗性优等外,还要求休眠浅、果大色靓、适宜观光采摘。目前,草莓立体栽培应用较多的品种有:章姬、红颜、天香等。

草莓是需要水分较多的浆果植物,全年都要求足够的水分。而草莓由于盖膜,之后施肥不易,稍不注意肥多易肥害,肥少营养供应不上,而通过水肥一体化,将施肥和灌水相结合,减少地表蒸发,降低温室湿度,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同时避免草莓直接接触土壤,提高草莓外观和品质。

草莓水肥一体化

草莓根系较浅,需肥能力强,养分需要量大,对养分非常敏感,施肥过多或不足都对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带来不良影响。氮肥能促进形成大量的叶片和匍匐茎,加强营养生长,增大果个,提高产量;缺氮叶片会变成黄色,局部枯焦且比正常叶略小。磷肥可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缺磷上部叶片外观呈现紫红的斑点,花和果偏小。钾肥主要促进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含糖量,改善果实品质;缺钾叶片边缘常出现黑色、褐色和干枯,严重时变为灼伤,老叶片受害严重,果实颜色浅,味道差。另外,草莓对氯非常敏感,应控制含氯化肥的使用。

草莓的水肥一体化技术需要用到的设备主要有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器以及仪表等。选用的肥料一方面是对作物的专门肥料,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常规的肥料,比如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此外,水溶性的肥料也能够用于水肥一体化技术中。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将肥料进行预溶解然后过滤以后使用。

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草莓植株进行灌溉一般是当花开至膨大期的时候,在进行灌溉的时候,需要保证10-15天一次灌溉,每次灌溉的时候,需要保证8000-10000L/亩。当缓苗开始的时候,就需要开始随水来进行施肥,一般是保证3-5公斤/亩。当果实有拇指般大小的时候,就需要来进行加重施肥,然后在拉秧前20天左右,停止施肥。

在水肥一体进行灌溉的时候,灌溉结束后需要继续滴灌20-30分钟,来保证软管内的肥料清洗干净;当完成一个生长季的施肥以后,需要将施肥系统的过滤网进行清洗;施肥罐底的残渣也要经常清洗,一般是将滴灌管的底部打开进行清洗;如果水的硬度比较高的话,还需要在完成一次生长期以后,用稀盐酸来对滴灌进行清洗,一般需要用盐酸浸泡20分钟左右以后然后再用清水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