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田。水田油菜采取起垄覆膜栽培,只要技术得当,均有一定增产效果。但考虑盖膜经济效益,以常年积温较低的高山、二高山水田,低山冷浸烂泥田,土壤板结、渍害、草荒严重田块,盖膜效果最为理想。因茬口、气候等原因导致油菜严重迟播、迟栽田块,覆盖地膜也效果显著。
二“早”翻。水稻收获前半月左右应及时在田间开沟滤水。水稻收获后待墒情适宜时及早将地深翻炕垡,加速土壤熟化。油菜移栽前敲碎土垡,根据常年渍水轻重隔1~2m开沟起垄,垄高25~30cm,垄沟宽25cm左右。渍水越重田块,垄沟须越密、越深。
三“足”肥。盖膜前于垄面开沟按预定行距条施底肥,若肥料充足,也可在整地前均匀撒于垄面。此次施肥应足,肥料用量须占全生育期肥料用量的80%以上。施肥后将垄面整平,土块敲碎,趁墒情适宜时及时盖膜。盖膜前先在垄两侧开浅沟,后根据垄面宽度选择相应规格的强力超微膜,紧贴垄面覆盖,膜边压于浅沟中封严扎实,以防跑温跑墒。盖膜压边时清理垄沟,确保沟沟畅通,排水流畅。
四“适”栽。栽苗宜在盖膜2~3天后,膜内土壤变得湿润松软时进行,趁晴天下午或阴天抢时移栽。栽时直接在地膜上用锥铲打洞,将苗栽于底肥附近,随后浇少量定根水。若栽后遇旱,次日应及时复水保苗,争取早返青,一栽全苗。油菜移栽至冬前应有40-50天的有效生长期,以利形成壮苗越冬。我县适宜的移栽期根据海拔不同分别以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为好。移栽时实行双株栽培,由于盖膜油菜年内长势旺盛,单株长势较大,因此定植密度适当下降,以亩栽5000-6000株为主,以充分发挥油菜个体和群体增产优势,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
五“强”管。盖膜油菜栽后返青快、长势旺,易招蚜虫危害,进而引起病毒病发生。所以油菜移栽后,除做好常规性生产管理外,前期应特别注意对蚜虫及时发现与防治。一旦有蚜虫出现,及时用“万灵”对“1605”加以防治,坚决将其消灭在点片发生阶段,杜绝蚜虫在田间扩展与蔓延。
六“喷”肥。为争取高产,垄作盖膜油菜次年开春时应根据苗情,在膜面株间打孔追施适量尿素做蕾薹肥,促发有效分枝。油菜起薹前进一步清理垄沟,防止田间渍水,减轻后期病害。油菜蕾薹至初花期,应结合病虫防治,加强叶面追肥,一般每公顷用7.5kg尿素、3.0kg磷酸二氢钾、1.5kg硼肥,加喷施宝15支对水450kg,叶面喷雾,共喷2~3次,防止油菜早衰,提高油菜角粒数与千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