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节水省肥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20-12-29 04:55

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经审定推广的抗旱性、耐肥性、抗倒伏性、抗病性强、株型较紧凑、丰产性好的小麦品种。如青麦6号、鲁麦21号等。

(2)种子处理

对有地下害虫发生的地块,要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根据不同区域的地下害虫和病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当配方的种衣剂或拌种剂,多应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拌种时采用拌种器,拌种要均匀。

2.整地

旱地麦田一般不常年深耕,在有明显犁底层且墒情合适情况下,可深耕25厘米左右,注意耕后要及时耙耱,以防跑墒。在干旱年份的旱地麦田,结合秸秆还田,应采用免耕或少耕措施,采用免耕播种机或深松播种一体机,做到秸秆还田、播种、施肥一次完成,尽量减少作业次数,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3.施肥

旱肥地小麦施肥要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平衡施用,重视磷钾肥,肥料要早施、深施,培肥地力,以肥调水。

(1)有机肥

每666.7平方米施用1500千克农家肥(有机质含量大于8%)或等效生物有机肥或等效商品有机肥。水分合适情况下推荐秸秆还田,以有机替代化肥,增强土壤库容量,提高肥效。

(2)化肥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旱地大多氮磷养分失调,适宜每666.7平方米施肥量为:纯氮10~12千克,P2O58~10千克,K2O8~10千克。缺硼地区或地块,每公顷施用硼肥2千克左右。

(3)施肥方式

旱地不能浇水,追肥效果差,提倡把全部肥料,包括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等在耕地时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土壤。

4.播种

(1)播种期

抗寒性强的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时播种,抗寒性一般的半冬性品种在16℃~14℃时播种。有条件旱地尽量早播或趁雨播种。

(2)播种方式

推荐免耕或少耕播种,旋耕地块旱地麦田耕后耙平不做畦,直接等行距条播,行距20~22厘米为宜,主要以增加小麦群体增加产量。

(3)基本苗

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播种期等确定基本苗。一般,对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品种,每666.7平方米15万~18万基本苗;对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每公顷12万~15万基本苗。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高的地块基本苗宜少,反之宜多。播种期早的基本苗宜少,播种期晚的基本苗宜多。

(4)播种质量

播种和镇压要连续作业,做到下种均匀,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地头地边播种整齐。

5.田间管理

(1)冬前管理

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有10厘米以上的缺苗断垄地段,要及时补种浸种催芽的种子;播后降雨造成土壤板结时,要及时划锄。秸秆还田旱地麦田土壤暄松,冬前要及时镇压保墒,保证麦苗安全越冬。

(2)春季管理

开春后要及早进行划锄和镇压,以通气、保墒、提高地温,利于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使麦苗稳健生长。从小麦拔节期开始,就应注意防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及蚜虫等。

(3)后期管理

①对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及蚜虫等,应切实注意,及时结合一喷三防进行药剂防治。

②遇降雨较多年份,中后期苗旺长时,要在拔节前进行化控促壮。

③在后期脱肥时,用浓度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在开花后喷施两次,每次间隔10天,可与防治病虫的药剂配合使用。

6.收获贮藏

在蜡熟末期至完熟期,用联合收割机或人工及时收获,这时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籽粒较坚硬。脱粒后及时晾晒、精选。分类、分等存放在清洁、干燥、无污染的仓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