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秆枯病如何应对

发布日期:2020-12-18 08:29

小麦收获后,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成为初侵染源。小麦播种后,病菌萌发侵染小麦幼苗的芽鞘和叶鞘,到春天,病菌自下而上,由外层到深层发展。一般早播麦田发生轻,当土壤湿度大、施肥不足、土壤瘠薄、栽培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均较重。

小麦自苗期到抽穗结实期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茎秆和叶鞘上。麦苗出土后1个月便可出现症状,在叶片、叶鞘及叶鞘内,出现黑色粪状物,四周有梭形的褐色白斑。病株拔节后,在叶鞘上形成有明显边缘的褐色云斑,病斑中间有黑色或灰黑色的虫粪状物。抽穗后茎秆与叶鞘间的菌丝层变为灰黑色,形成许多针尖大小的小黑点突破叶鞘。此时茎基部被病斑包围而干缩,甚至倒折,形成枯白穗和秕粒。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沤肥或烧毁;深翻土地。轮作倒茬;避免苗期土壤过湿;适期播种、合理施肥,使小麦增强抗病能力;在播种沟内施人粪尿或豆饼20-30千克,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2.药剂防治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克拌麦种100千克,可以减轻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