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与平菇立体间作模式。冬暖式大棚面积为667平方米,在冬暖式大棚内以后立柱为分界线,后立柱以南为黄瓜与平菇间作区,黄瓜于10月5日播种,培育嫁接苗,11月12日定植,采用宽窄行起垄种植,宽行85厘米,窄行45厘米,株距25厘米。当黄瓜定植后,将发满菌丝的平菇袋,栽培到黄瓜的窄行内,每畦排放25袋,投料3000公斤。后立柱以北1米左右的距离,为平菇栽培区,栽培时,将发满菌丝的平菇菌袋顺后墙排成东西行向的梯形菌墙,堆排高度9层-10层。这样一条菌墙可堆排5000袋,投料5000公斤。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黄瓜在分类上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而平菇则为大型真菌门。两者之间生态规律差异很大,前者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平菇则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因此,二者在棚室共处共栖中形成了不同因子的互惠互利,良性循环的生态效益。克服了在棚室内单作蔬菜中突出存在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增加蔬菜的光合作用及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黄瓜的产量,黄瓜产出的氧气,则有利于平菇的生长发育,而提高平菇的产量。
黄瓜生长适宜温度为10℃-30℃,平菇为4℃-30℃,棚室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黄瓜与平菇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平菇属于变温结实型种类,较大的温差能够促进菌体大面积现蕾和加快子实体的分化速度。而且,平菇在菌丝分解及能量交换中,能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可提高棚内温度1.5℃-2℃,以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
平菇在繁殖阶段,子实体形成时只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为此,平菇只要配置在棚内黄瓜生长的地下部分及空间的弱光位置就能满足对光能的要求。在黄瓜生长中,这些区域及空间由于弱光阴湿又往往被忽视利用,而恰恰给平菇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为便于管理,可在后立柱间东西向用黑色薄膜相隔就能形成各自不同的小气候,通过对环境条件的协调利用,来促进黄瓜与平菇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