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棚黄瓜在我地栽培已有多年。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规程,现结合我地的实际经验,将该栽培技术系统地总结如下。
一、采用嫁接苗
实践证明,采用嫁接苗可有效地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同时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抗逆性增强,整个生长期延长,总产量有显著的提高,是目前黄瓜生产中被公认的一项重要防病、增产技术措施。
二、选择适宜品种
黄瓜应选择抗低温、耐弱光、结瓜节位低、瓜码密、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作接穗。如长春密刺、新泰密
刺、津春3号等。
砧本要求具备亲和性好、根系发达、抗枯萎病,且生产出的黄瓜无异味等特性。如黑籽南瓜就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砧木品种。
三、育苗技术
1.用种量冬暖棚黄瓜普遍栽培密度为4000-4500株。因此,黄瓜亩用种量在200克左右,相应的黑籽南瓜亩用种量在1250-1500克。
2.育苗方式目前各种育苗方式较多,嫁接方法不同,育苗方式也有所不同。下面主要介绍传统的靠接穗育苗,即菜农普遍使用的常规苗床育苗法。育苗时,苗床通常设在冬暖棚内,距棚前沿1.5米左右,床宽一般1.2米,长5米左右,采用南北方向,苗床的个数可根据用苗量而定,分别设接穗、砧木及嫁接苗3种苗床。
3.营养土配制4-5年没种过瓜类蔬菜的肥沃园土6份,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份,二者反复混匀过筛后,按每立方米添加三元复合肥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草木灰5公斤,2.5%敌百虫60克,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80克。
4.种子处理
(1)黄瓜种子处理晒种1天,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浸泡4-6小时,然后用水冲洗于净,晾去表面水分,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的环境中催芽,一般24小时左右即可出芽,芽长以0.2-0.4厘米为宜。也可于温水浸种前先用100倍福尔马林或50%多菌灵100倍液浸泡10-20分钟,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再用温水浸种催芽,以消灭种子带菌。
(2)南瓜种子处理先晒种2-3天后,用60℃的温水浸种,浸种时将种倒人温水中,不停地搅拌,约15-20分钟水温降至30℃左右,这时用手反复揉搓种子,洗掉种子表面的粘液,再用清水冲洗几次,放在室内浸泡10-12小时,然后捞出沥于,用湿布或湿毛巾铺盖好,放在30℃左右的环境中催芽,48小时左右即可露芽,应注意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
5.播种期冬暖棚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苗龄保持在45天左右,于11月中下旬定植,赶在元旦春节前这段时间开始上市。
6.播种方法播种前苗床先浇透水,水渗后均匀撒上一层营养土,然后按4厘米见方点播黄瓜种,覆土0.5-1厘米,并盖上地膜,扣上小拱棚,以保温保湿。黄瓜播种4-5天后,以同样的方式按5厘米见方点播南瓜种,覆士1.5-2厘米,然后盖上地膜,扣上小拱棚保温保湿。
7.苗期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30-35℃,液间20-25℃。当50%以上芽顶土时撤去地膜。齐苗后及时降温,白天25-28℃,夜间15-18℃。播种时浇透水,以后一般不需浇水,若苗床过旱,可用喷壶适当浇小水。当黑籽南瓜2片子叶展开,黄瓜破心时,即可嫁接。
8.嫁接从苗床上起出苗子,用湿布盖好根部。将南瓜顶心芽用竹签剔除,然后用刀片在子叶下1厘米处,自上而下以35-40度角斜切一刀,长为1厘米左右,深度为胚轴的1/5-1/2。黄瓜于子叶下l.5-2厘米处,自下而上以30度角斜切幼茎0.8-1厘米,深度为胚轴的1/2-2/3,嵌合好后,用嫁接夹固定,黄瓜在内,南瓜在外。并尽快栽入苗床内,两根保持一定距离,浇水后加盖小拱棚。
9.嫁接苗的管理嫁接后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及通风管理。1-3天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即可,夜间不低于15t,湿度控制在95以上,并全天遮荫,不通风。4-5天内,白天温度25-30℃,夜间18-20℃,湿度在85%-95%,可逐渐减少遮荫时间,适当增加光照。5天以后可逐渐通风,不再遮荫,白天气温保持在20-25℃夜间15-18℃。7-8天后可撤去小拱棚。10天后伤口基本愈合,这时应及时去掉砧木上的侧芽,其他管理可同常规黄瓜育苗。15天以后黄瓜苗可断根,若断根后中午出现萎蔫,可适当遮荫2-3天,以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10-12℃。定植前1周要适当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0℃左右,夜间8-10℃,以培育适龄壮苗。
10.壮苗标准嫁接后苗龄在30-35天,节间短、茎粗壮,子叶完好,叶片肥厚、平展,呈深绿色,根系发
达,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
四、定植
1.定植准备冬暖棚黄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定植前要精细整地,足施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肥
5000-75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75公斤,混合后2/3翻入土壤普施,其余部分作为定植
沟的沟肥集中施用。具体整地时要求深翻25-30厘米,耙细耙平,使施入的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以南北
向按70厘米大行距,50厘米小行距起双垄,垄高15-20厘米,宽25-30厘米,大行距为栽培行,小行距为操
作行。
2.定植定植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先顺垄中间开小沟,在沟内按株距25厘米带坨放苗,放苗后可用少量
的土稳住,然后浇水,水渗后覆土,并用手抹平垄面,以土地与垄面相平为宜,切忌嫁接口被土壤埋住。最后用宽1.2米的地膜覆盖栽培行,膜下小沟以供浇水用。亩栽4400株左右。
五、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后缓苗前以闭棚提温促根为主,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5-20℃。缓苗后逐渐加强通风,降低湿度,温度降至白天25-28℃,夜间12-15℃。1、2月份进入寒冷阶段,尽量少通风,使白天温度尽可能达到30℃左右。晴天,在不降低棚内温度的前提下,草帘子应早拉晚盖,使棚内多见光。连阴天突然转晴,草帘子应逐渐间隔拉开,以防闪苗。3月份以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日照时间加长,要逐渐加大通风量,白天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2℃,夜间控制在12-14℃。4月下旬可逐渐不盖草帘,5月份基本上可撤去,但要留意天气的变化,防止倒寒流的影响。
2.肥水管理冬暖棚黄瓜施肥的原则应本着前轻后重,“多餐少食”,方法是随水膜下冲施。一般足够时浇足底水,缓苗后视情况适当浇一次缓苗水,到根瓜坐住这段时间就不需浇水。若干旱,可选晴天中午从垄间膜下浇小水、根瓜采收后,黄瓜进人生长盛期,这时要及时跟上肥水,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2公斤。以后每隔l周浇水二次,每隔1水冲施1次肥水,即常所说的“1清1混”肥水管理法。每亩次可输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5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公斤。为防止早衰。延长收瓜期,可结合常规肥水管理进行叶面喷肥,一般10天左右1次,常用的叶面肥有0.2%磷酸二氢钾l:1:0.2:100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水配成的糖、氮液,以及光合微肥、叶面宝等。
3.植株调整冬暖棚黄瓜栽培目前已普遍采用吊秧法,该法成本低,通光性好。吊秧一般在瓜秧40厘米左右时进行,方法是用尼龙绳或尼龙匹等一端拴住瓜秧基部,另一端吊在翻内顶部拉丝上,使黄瓜秧‘S’形缠
绕。苦瓜秧龙头肥大向上,可将蔓角度压手黄瓜送入中后期植株生长旺盛,要定期落蔓,使其呈南低北高形,以利受光,对下部黄叶和病枯叶。应及时摘除,防止消耗营养,影响通风透光,诱发病害,摘叶后的茎基部瓜更可盘在垄上。
4.病虫害防治
(1)病害冬暖棚黄瓜易发生的病害较多,应以预防为主,从加强栽培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防治。发病初
期可及时用药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3-4次,霜霉病可用75%百菌情6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液或百菌清烟剂熏蒸防治;白粉病用20%粉绣宁500信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炭疽病用80%炭疽福美5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细菌性角斑病用30%DT杀菌剂500倍液或200单位农用链霉素;灰霉病用50%速可灵400倍液或速可灵烟剂熏蒸防治。
(2)虫害主要有蚜虫和白粉虱,可选用抗蚜威、敌杀死、扑虱灵等进行防治,也可用灭蚜烟剂熏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