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施肥技术与管理,如何选择小麦的施肥技术?

发布日期:2020-12-01 05:03

合理施肥技术的选择和运用,是提高小麦使用化肥效益的前提条件。小麦施肥必须综合考虑到小麦的品种特性、施用肥料的特性、所在土壤条件及栽培条件等因素。只有在确定了最佳的施肥时期,选择了合理而适宜的施肥方法,明确适宜的用量及比例后,才能实现小麦施肥的最大经济效益。

小麦基肥的施用,不仅可培肥土壤,而且可供小麦吸收。氮、磷、钾化肥做基肥应结合深耕施用,将肥料施于主要根系分布层中,使土肥相融。在水分缺乏的地区,浅施不能发挥肥料的作用。在肥料有限的情况下,应采取集中施用的办法,将化肥开沟施于小麦播种行内,这样做均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一般以深施2~3寸为宜。

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具有缓急相济、取长补短的优点,能更有效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如氮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比单施氮肥增产15%左右;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磷肥的有效性提高10%以上。氮、磷、钾化肥混合施用还具有联应效应,如在中低肥力或缺磷土壤上,氮肥与磷肥配合比单施增产1.5倍以上;在氮肥用量高时,氮钾配合比单施增产更显著。

基肥的施用方法,应采取有机肥和化肥分层施用的方法,做到下粗上细,快慢结合。一般磷钾化肥全部基施,氮素化肥的基肥用量,冬小麦占其总用量的50%~60%,春小麦占60%~80%,春麦基肥比重大于冬小麦。基肥的施用时期,冬小麦在播种前,春小麦有春施和秋施两种,而以秋施的效果较好。

种肥的施用,是在小麦播种时,用适量的氮肥和磷肥作种肥,以促进小麦生根发苗,提早分蘖,显著增产。对春小麦施用种肥更具特殊意义。如尿素作种肥,每亩2.5公斤为宜,硫酸铵拌种,每亩5公斤左右,过磷酸钙亩用量10~15公斤。碳铵、硝铵、氯化铵等也可作种肥,但不宜与种子直接接触。在基肥不足或旱薄地小麦,施用种肥增产更高,经济效益更好。

追肥的施用,一般以速效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由于小麦是密播作物,追肥的施用往往难以深施,应结合灌水追施,以便减少损失,提高肥效。在沙质土壤上,施肥要“少吃多餐”,粘质土壤麦田可一次多施些肥料,但施肥期要适当提前。追肥应尽可能在小麦生育的各个关键时期,并适当早施,以利肥效充分发挥。在肥料不足时,追肥应重点放在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冬小麦在起身到拔节期,春小麦在分蘖期,一般可提前到三叶期前后施用。

小麦生育后期,由于根系吸收能力减弱,采取根外追施速效氮、磷、钾肥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措施。追肥用量,一般认为,冬小麦氮肥占总量的40%~50%,春小麦占总量的30%~40%,这样做便于取得田间管理上的主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一、小麦的需肥特性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营养主要是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其中氮、磷、钾三元素在小麦体内含量比较高,需要量大,对小麦生长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生产100公斤籽需吸收氮素3公斤、磷素0.4-0.65公斤、钾素1.7-3.3公斤。

二、小麦的营养特性1、氮:分蘖期是小麦氮素营养的临界期,分蘖期缺氮,分蘖发生困难,从而减少有效穗数。幼穗分化期对氮的需求量高,如缺氮则小穗小花数减少,退化小花增多,若追施化肥,可延长分化时间,增加穗粒数。抽穗以后土壤供氮水平对提高粒重极为重要。2、磷:小麦对磷素敏感。早期的磷素营养对植株及根系生长极为重要,是小麦磷素营养的临界期,磷肥可显著增加分蘖与次生根数,提高苗期的抗寒性。小麦拔节孕穗期是吸磷的高峰期,这时磷素供应充足,幼穗发育时间长,小穗数增多,穗大粒多。3、钾:小麦拔节孕穗期是钾的吸收高峰期,拔节孕穗期追施钾肥能增加根量,茎秆粗壮,防止后期叶片早衰,提高籽粒粒重和蛋白质含量。4、其它:小麦正常生长还需要钙、镁、硫、硼、锰等微量元素。在土壤供应不足时,施用相应的肥料效果明显。缺硫的土壤施含硫的肥料,能提高面粉的品质。土壤缺硼时,小麦雄性器官发育受阻,不结实,施硼后则开花结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