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立枯病的为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0-11-03 21:22

豌豆立枯病又称豌豆基腐病,是豌豆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总结了,供农户们参考。

为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种子染病引起烂种,幼苗茎基部或根颈部变为褐色至红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后病部逐渐凹陷收缩或龟裂,致幼苗生长缓慢,折断倒伏,并枯死,湿度大时长出浅褐色蛛丝状霉层。

病原:

RhizoctoniasolaniKuhn,称立枯丝核菌AG-4菌融合群,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湿度过高或反季节栽培极易诱发病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除为害豆类外,还可侵染瓜类、茄果类、白菜、油菜、甘蓝等作物。

防治方法:

1、适期播种。春季适当晚播,秋季适当早播,使幼苗避开雨季。

2、进行种子处理。

3、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过磷酸钙肥或钾肥。加强水肥管理,减少根伤,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提高植株抗病力。

4、发病初期使用药剂防治。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浇茎基部,7~10天1次,视病情防治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