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女贞褐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20-10-28 06:27

金叶女贞褐斑病是一种全国性病害,在金叶女贞栽培地区发生极为普遍。该病对金叶女贞的危害是毁灭性的,一旦发生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因此需要做好该病在预防工作。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失绿小圆斑,后变为紫色或褐色,逐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为5~10mm×3~5ram;后期,叶片正面病斑中央呈浅黄褐色或灰白色,微凸起,边缘呈褐色,颜色较中央深,病斑上出现较明显的轮纹,病斑周围有不规则水渍状浅黄褐色腐烂;叶片背面病斑中央凹陷,颜色较正面浅;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叶片背面散生着许多黑色小霉点,严重时病斑正面也有少量黑色霉点。先发病干老叶、叶尖、叶缘、叶基部,后逐渐向中间发展,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达叶片1/2~1/3。此时,只需轻轻触动植株,叶片就会纷纷落下。

2病原菌

素馨生棒孢(C0rynesp0rajasminiicolaMeenu,Kharwar&Bhartiya),该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E,孢子萌发适温为18~27~C。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落叶、枯枝上越冬;分生孢子由气流、雨水传播,由伤口、气孔侵入,潜育期10~20d。

3发病规律

(1)偏施氮肥,缺磷、钾肥,土壤板结,排水不良,有利于此病发生。

(2)在种植较密、修剪较勤、种植时间较长(3~5年以上)的模纹发病重,绿地闭塞不通风的模纹中心和内层病情重于外缘,且由内向外、由中心向边缘呈辐射状扩散。

(3)修剪比较频繁的植株传病速度快。

(4)土壤干旱的绿地发病重。

(5)不注意土壤浇水,仅依靠植株顶部喷水的绿地传病速度快。

(6)未注意早期预防的绿地发病重。

(7)金叶女贞褐斑病在濮阳地区每年于5月中旬开始发病,6~8月为发病盛期,9fl逐渐减轻。金叶女贞褐斑病的发生时间与为害程度,直接受当年气候因子的影响,尤其与雨季迟早、降雨量、降雨次数多少密切相关。

4综合防治措施

4.1把好种植关

种植地应选择中间略高、四周较低的地势,以防积水;种植密度不宜过密。随着苗木生长,应及时抽稀,整枝。种植4~5年以上、连续3年发病且病株面积超过1/2的绿地,宜清除已成“病源”木的病株,实行整体更新。如果可能,原金叶女贞种植地可暂放弃种植原品种,更换其他植物品种。不论是重新种植金叶女贞,或是更换种植品种,原种植地必须进行土壤深翻30~50cm,并全面消毒,追施基肥。

4.2减少侵染来源

秋季清除带病落叶、枯枝、死株;春季发芽前,喷5~7波美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菌源;结合修剪,梳除病枝、病叶和影响通风透光的密植苗。

4.3加强养护管理

春季施适量复合肥,夏初追施磷酸二氢钾肥;夏季浇灌时坚持少次足量,浇则浇透,避免从植株顶部喷灌;夏季多雨季节注意排水。

4.4控制修剪

高发期(濮阳地区在7、8月份)避免重度修剪,拉长修剪周期,减少修剪次数,从而减少植株创伤,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4.5化学防治

5、6、9月份每10d喷药1次;7~8,g份(雨季)缩短喷药周期,每5~8d喷药1次。杀菌剂采用600~800倍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力克菌或50%代森锰锌、百菌清等交替使用。

5小结与讨论

(1)在适宜的温度下,降雨量和湿度是影响金叶女贞褐斑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气候因子。试验表明,雨季早、降雨量大、降雨次数多,发病时期提前,病害蔓延迅速,其危害亦严重。反之,发病期则延迟,危害程度亦轻。

(2)试验表明,金叶女贞栽植密度过大,通风不畅,此病提前或加重发生,因此,工程施工时宜采用合理的栽植密度,不宜过密。

(3)因此病的高发影响金叶女贞的绿化景观,且养护经费增加。因此,一方面要做好此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同时,应因地制宜积极引进新优园林植物,替代金叶女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