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生长过程,水稻中后期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20-09-19 10:23

水稻是一种禾本科稻属的谷类作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它是一种一年生的植物,茎干直立,株高在0.5-1.5m之间。它的叶片为绿色,稻穗在成熟的时候成呈金黄色。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能够结出稻谷。将稻谷脱颖去壳之后,就能够得到糙米。而将糙米加工一下,则能够得到可以食用的大米。

水稻的生长过程

一、幼苗期

收集好水稻的种子,然后播种到土壤中,在生长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种子会抽出胚根,往上生长冒出土壤,这段时间也就是幼苗开始拔高的阶段,在叶片没有长出来之前,是通过吸收根部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叶片长出来之后,不单单是通过根部吸收,还能通过叶片吸光转变成营养。

二、分蘖期

秧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移栽,从移栽到不断拔节的这个阶段,被称之为分蘖期。因为移栽之后,根系会出现损伤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大概等待5-7天的时间,地上的部分就能恢复。

三、抽穗期

从开始拔节到幼穗长出来,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是生长的关键。之后随着生长,穗子会抽出来,时间大约间隔5-7天。

四、结实期

穗子抽出来之后,里面还是干瘪的,没有饱满的结实,从开花到谷粒成熟的这段时间,茎部会生长拔高,开花结出慢慢的充实谷粒,这个阶段决定了是否能够达到高产量,需要重视肥料的施加。

水稻中后期管理技术

病虫害防治关键

水稻进入孕穗期后,我觉得一定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后期对于水稻产生重大损害的还是卷叶螟、稻飞虱以及稻曲病和穗颈瘟。后期卷叶螟会直接导致功能叶受损,影响光合作用,稻飞虱造成水稻倒伏、稻瘟病造成白穗等现象出现,稻曲病造成黑粒现象,有些地方纹枯病也是较为难以防治的。

病害防治:预防推荐苯甲·丙环唑+三环唑,成本较低,效果较好,治疗病害,纹枯病、稻曲病可以使用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稻瘟病可以使用稻瘟灵、稻瘟酰胺。

虫害防治:预防可以施用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预防卷叶螟和钻心虫,吡蚜酮预防后期褐飞虱,如果已经产生虫害,卷叶螟可以使用阿维菌素、甲维盐、茚虫威防治,稻飞虱可以使用烯啶·吡蚜酮、吡蚜·异丙威治理,如果稻飞虱爆发,还是要使用敌敌畏等速效药剂控制基数。

高产措施

可以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建议使用高纯度磷酸二氢钾磷钾源库),一般是破口期使用一次,出穗后使用一次,可以预防高温热害,也可以促进水稻增产,一般用量可以是100g每亩,使用无人机施药可以适当降低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