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穗病的介绍及防治

发布日期:2020-08-05 19:52

玉米黑穗也叫乌米、哑玉米。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病原为丝孢堆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玉米丝黑穗病分布为害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春玉米区重要病害,各大玉米产区普遍发生,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

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丝孢堆黑粉菌,黑穗里形成的黑粉是病菌的冬孢子。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果穗和雄穗,受害病株多数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近球形,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包,外观不呈瘤状。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黑粉一般结成块,内部夹杂有丝状物,因此称为丝黑穗病。少数病株,受害的整个植株果穗畸形,呈刺猾状,大多数病株仍保持原来穗形,仅个别小穗受害变成黑粉包,也有个别整个雄穗受害变成一个大黑粉包。为害严重的幼苗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

1、矮化型:主要是节间短,全株矮小,上粗下细,如笋状,向一侧弯曲,叶片簇生,暗绿色,叶片带有黄白条斑,抽出的雌雄穗为黑穗。

2、多分蘖型:病株分蘖较多,每个分蘖茎上均形成黑粉,且大部顶生。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病株都有这些明显的典型症状,生产中常因品种抗病性强弱,土壤病菌数量的多少,以及环境条件是否有利病害流行而变化。

3、矮化丛生型:病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丛生,整个植株短粗繁茂。果穗增多,一般每个腋芽都能长出黑穗。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措施:

(1)前期在定苗及中耕时,根据病株的典型病状,应及时拔除或割除病株,后期玉米抽穗后黑粉尚未成熟散落前,及时割除病穗,并带出田外深埋。对用病株进行喂养牲畜,牲畜的粪便必须进行沤制腐熟方可进入玉米田或高粱田。

(2)使病菌被翻入深土层,减轻为害。实施轮作,上年发生较重且病原菌在土壤中较多的地块要实行3年或3年以上轮作,轮作有困难的玉米主产区,进行2年或1年轮作,尽量避免连作。

(3)用2%戊唑醇(立克秀)湿拌种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或干籽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0.5%拌种,或用10.6%福·戊唑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1%拌种,或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2%拌种。

(4)加强苗期管理。在提高播种质量的基础上,适时播种,低温年份及土壤带菌较多的地块,丝黑穗病易发生,切忌播种过早,并加强管理,促进玉米早生快出苗,出壮苗,增强抗病力,减少被侵染机会。

(5)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在选用品种时,应向技术部门进行咨询,尤其是发病较高,土壤中病原菌较多的地块,更应选用高抗或较高抗的玉米品种。

玉米黑穗病是玉米成熟前期比较严重的病害,所以农民朋友们应该认真对待。对于农作物病害,只有合理的治疗,才会使农作物避过困难,健康成长。小便希望以上信息,能给朋友们带来一定的帮助。更多信息还请您浏览中国农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