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软腐病发病条件,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病规律?

发布日期:2021-05-24 21:02

大白菜软腐病是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俗称腐烂病、烂疙瘩、脱帮等。病菌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土中未腐烂的植株病残体、害虫体内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病菌多从自然裂口、虫伤、机械损伤及病伤等创伤处侵入。由于大白菜苗期伤口愈合能力强,发病少,进入莲座期后,由虫害、田间操作管理等形成的创伤多,伤口愈合速度慢,给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因此莲座期至包心期发病逐渐加重。田块积水使得叶片基部浸泡于水中,创伤难以愈合,当大白菜包心期遭遇强降雨,软腐病往往发生严重。

病原菌在20℃、高湿度下,主要以寄主植物根际土壤为中心形成菌落长期生存。降雨时借助土粒飞溅,从白菜下部叶片、叶柄部位的伤口和害虫食痕侵入。大风天气可以将带菌尘土吹向菜地,降雨过后,有些植株上部开始发病。病原菌通常借地表流水而传播,其发育适温为32~33℃,如遇寄生植物,即迅速繁殖。即使消毒土壤,病菌密度也可立即恢复如初。

该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白菜伤口的多少及黑腐病发生程度大小等有关。病菌由虫食伤口或人为伤口侵入引起发病,生长适宜温度为25°C~30°C。植株产生伤口后,伤口愈合速度与软腐病发生流行有密切关系,高温多雨季节,排水不良、地势低洼的土壤极易发生软腐病。夏季高温期播种的栽培型和秋季温暖年份发生较多,低洼地发病多,高地、干燥地发病少。包心期遇高温、多雨潮湿天气,病害更加严重。

防治方法包括起垄栽培和使用农用链霉素。